星座

为了便于研究,人们把星空分成若干个区域,这些区域称为星座。中国很早就把天空分为三垣二十八宿。《史记·天官书》记载颇详。三垣是北天极周围的 3个区域,即紫微垣、太微垣、天市垣。二十八宿是在黄道和白道附近的28个区域,即东方七宿:角、亢、氐、房、心、尾、箕;北方七宿:斗、牛、女、虚、危、室、壁;西方七宿:奎、娄、胃、昴、毕、觜、参;南方七宿:井、鬼、柳、星、张、翼、轸。公元前3000年左右,巴比伦人把较亮的星划分成若干“星座”。古希腊人主要以神话中的人物或动物为星座命名。公元二世纪,希腊天文学家已将北天星座的名称大体上确定下来。南天的48个星座,一直到十七世纪环球航行成功,经航海者观察之后才逐渐确定。1841年J.F.赫歇耳提出星座界线,以赤经线和赤纬线划分。1928年,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公布88个星座方案,并规定以1875年的春分点和赤道为基准的赤经线和赤纬线,作为星座界线。全天分为88个星座,有的星座很大,有的很小。88个星座的拉丁名、符号、中名、面积和星数见下表。

图

参考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