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气象情报

分析、鉴定过去和当前的农业气象条件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并提出相应对策的报道。它向用户通报农业气象实况,并提供咨询服务,是农业气象为农业生产服务的重要形式。

早在农业气象事业发展之初,一些国家就开展了农业气象情报工作。如在美国,此项工作的历史已有 100年以上。苏联从1922年开始编发农业气象情报。中国自1958年起开展农业气象情报服务,现在已成为从中央到地方的农业气象业务工作内容。

农业气象情报能使用户及时了解过去一段时间的天气、气候特点及其对农业已经产生的影响,以便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充分利用有利的气象条件,防止或减轻不利气象条件的影响。例如土壤墒情报可帮助确定灌水期和灌水量;灾害情报对了解灾情,安排救灾工作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农业气象情报是实况的反映,它与农业气象预报相互补充,在农业气象服务工作中,占有重要地位。

农业气象情报可分定期的和不定期的两类,定期农业气象情报包括每天公报、五日报、周报、旬报、月度简报、季度简报和年报等,主要内容包括:

(1)过去和当前的天气气候特点;

(2)农业生产对象生长发育和病虫害发生的状况;

(3)当前存在的农业气象问题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以及对未来气象条件的展望;

(4)措施与建议;

(5)有关的农业气象资料图表。不定期农业气象情报主要有墒情报、雨情报、病虫报、各种农业气象灾害的专题报道以及根据用户的要求提供的专题咨询服务。

编制农业气象情报需要在广泛收集农业气象资料的基础上,根据农业气象指标,进行资料的整理分析,鉴定其对当前农业生产的影响,提出趋利避害的建议,并用简练的文字编写成书面报道,附以必要的图表资料,通过各种方式为用户服务。

各级农业气象业务部门的服务对象不同,情报内容的侧重点也有异。国家一级着重宏观方面的情报,为政府决策服务;地方一级的主要为用户采取具体措施服务。及时和准确是对农业气象情报的基本要求。

随着农业气象台站网的不断发展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应用,农业气象情报工作正在向网络系统发展,通过建立农业气象情报数据中心和借助电子计算机,更加广泛、准确、及时地为用户进行咨询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