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鲷

硬骨鱼纲鲈形目(Perciformos)鲷科(Sparidae)真鲷属。又名加吉鱼、铜盆鱼。名贵的海产经济鱼类。分布于中国沿海,也见于日本及夏威夷等海区。

形态

体侧扁。上、下颌前端具数枚犬牙,两侧各具2行臼齿。体淡红色,体背侧散布若干蓝色小点,尾鳍后缘黑色。(见彩图)

图 真鲷 生物学特性

为暖温性近海底层鱼类,喜结群栖息在岩缝、砂砾、贝藻类丛生的海底凹洼处。杂食性,主要摄食底栖甲壳类、软体动物、棘皮动物、虾和小虫等。生殖期在黄海、渤海区为5~7月,盛期为5月下旬;在福建沿海则为10月下旬至12月下旬,11月为盛期。一般体重 1千克左右的2~3龄鱼即可达到性成熟。性腺发育的特点是多次成熟、分批排卵。平均怀卵量在 100万粒以上,高的可达300万粒。卵浮性,球形,卵径0.95~1.1毫米,油球1个。孵化的适温范围为18~24℃。渔获物体长一般在160~600毫米之间。10龄以下生长较快,10龄以上生长缓慢。最大个体全长可达845毫米,体重8.8千克。有明显的洄游现象。黄、渤海的鱼群1、2月间栖息于济州岛以西海区,2~3月水温上升后逐渐向西北移动,一支抵达青岛至连云港附近的外海,另一支过山东入渤海,在莱州湾附近产卵;秋后成鱼及幼鱼至济州岛外海越冬。福建沿海的鱼群每年3月以后由外海80米等深线越冬区向西移动至闽中、闽南沿海,10月后鱼群集结,一部分性成熟的亲鱼进入厦门附近渔场产卵,12月后东移越冬。

生产

中国山东沿海5月为捕捞季节,福建沿海则在10~12月。黄、渤海区原是真鲷著名渔场,由于捕捞过度,资源已遭极大破坏。日本的真鲷养殖较发达,主要采用网箱养殖方式,苗种培育已达生产规模,还进行苗种放流以增殖资源。中国的真鲷人工繁殖和苗种培育也已成功。真鲷肉味鲜美,多鲜销,部分制成罐头及熏制品。

参考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