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生林

原始森林经过多次不合理采伐和严重破坏以后自然形成的森林。与原始林一起同属天然林,但它是在不合理的采伐、樵采、火灾、垦殖和过度放牧后,失去原始林的森林环境,为各种次生群落所代替;人工林采伐迹地上栽培树种的萌生林与入侵树种形成的混交林也属次生林范畴。分布范围广,种类繁多,不仅是木材、薪炭材和林副产品的重要基地,而且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调节气候和维持生态平衡等方面均起重要作用。中国次生林约占全国森林面积的46.2%,约占全国森林总蓄积量的23.3%。

特点

次生林由于人为或自然的长期反复干扰,林内光照增强,温差加大,蒸发加速,多年积累的死地被物迅速分解,地表径流增加,腐殖质层变薄或消失,气候、土壤条件趋向干旱;随之而来的是植物种类和群落类型的旱生化,如苔藓层衰退或消失,原始植被中较耐荫或中性的种类逐渐被阳性和速生的类型所代替。次生森林类型多数萌芽力强,耐樵采,具有结实量多、传播力强、发芽迅速和有抗逆性等特点,因而能在次生裸地上定居,并形成群落。在不同的立地条件下常呈现相同的发展趋向(主要是旱生化),从而形成次生群落的人为趋同;又因干扰因素作用的时间和程度不同,使同一立地条件下出现不同的次生群落,即人为分异。当干扰停止,群落通过恢复演替,必然又出现自然分异和自然趋同。这种群落的人为趋同和分异及其相对应的自然分异和趋同在一个次生林区内往往同时并存,从而形成次生林区不同地类和不同群落类型的交替镶嵌。越接近居民点和交通线,这一特点越明显。次生林属于不稳定性演替阶段,大多起源于无性繁殖。初期生长迅速,但成熟早,寿命短,不宜培育大径材。如喜光的先锋群落继续受到人为破坏,将发生逆向演替而退化为灌丛、稀树草地,甚至荒地,如人为干扰停止,随着进展演替的进程不断发生树种更替,原始群落中的主要种类开始出现,次生林就由不稳定演替向着更加稳定的类型发展。次生林的病害,主要是干材心腐。病腐率随林龄增长,喜光性强的阔叶树害虫在种类和数量上占优势,多为害嫩枝、芽和叶。

类型

次生林可按经营的需要划分类型:

(1)按发生的时间可分为早期次生林、中期次生林和晚期次生林。一般用以区别大范围内次生林的性质及恢复速度,供经营规划时参考。

(2)按发生的地区可分为远山次生林和近山次生林。一般反映人为活动的强弱,经营次生林与农业的关系。

(3)按森林自然特征分类的方法较多,有按优势树种和树种组成划分的,有以生态因子划分的,有以地形作为主导因子进行划分的,还有以立地条件和优势树种划分的。

(4)按经营措施可分为抚育型、改造型、利用型和封护型等。

经营

根据次生林的自然特征和经济条件(交通、劳力、产品销路等),经营措施主要有:

(1)抚育间伐。在具有培养前途,郁闭度在0.7以上的幼、壮龄林中进行。其核心问题是根据林分的演替动向确定采伐木,从而影响间伐强度、森林环境、林分的发展方向和抚育质量。森林群落可根据树种的生态动态地位划分为主林层、演替层和更新层(图1)。更新层的高度与当地林内的灌木层高度基本一致,在1~2米以下;自1~2米开始至主林层的冠层下限为演替层,最上面为主林层。主林层、演替层和更新层的树种分布和数量,是区分进展种和衰退种的依据,然后据此确定采伐木。

图

(2)林分改造。是在密度小、经济价值低或病虫害严重的林分中进行的一种经营措施。目的在于调整林分组成,增加林分密度,提高林分生产力。林分改造对象包括:灌丛(有特种目的者除外)、郁闭度在0.3以下的疏林、生长衰退的多代萌生林、由经济价值低的树种组成的林分,天然更新不良的低产残败林分,以及遭受火灾或严重病虫害的林分。改造措施主要是根据林分的郁闭度,以及林中空地的大小或珍贵树种的数量和分布状况,全面或局部地(群团状或带状)伐除原林分,然后全面或局部、或在林冠下栽植珍贵树种(通常是中性或耐荫的针叶树种),以形成高价值的阔叶林或针阔混交林。

(3)抚育改造。是将抚育间伐与林分改造相结合的一种经营方式。在目的树种分布不匀的林分中,对密集的目的树种进行间伐抚育,同时伐除非目的树种,在疏开的林冠下或林墙中栽植珍贵树种。具体方法有:带状采伐,林墙下更新;均匀采伐,林冠下更新;群团状采伐,林窗内更新(图2)。

图

(4)成熟林采伐,见森林主伐。

(5)封山育林。在交通不便和经营水平不高的地区,或在村镇附近薪炭林的经营及其他副业生产中,封山育林仍是一项有效的经营措施,迅速恢复森林植被的重要途径。可分为全封、半封和轮封3种方法:全封是在封山区内禁止一切人为活动。半封是在保障林木不受破坏的前提下,允许在一定的季节内在封山区开展林副业生产活动。轮封是将林分区划成若干片,间隔一定年限轮流封育。在封山期内禁止一切人为活动,开封片则允许在一定季节内进行林副业生产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