锥虫病

由锥虫科(Trypanosomatidae)锥虫属(Trypanosoma)的原虫引起的一种鞭毛虫病。主要侵袭马(驴、骡)、牛和骆驼等,寄生于血液或生殖器粘膜内。人和一些野生动物也可感染。家畜中以伊氏锥虫病和马媾疫为害较大。

伊氏锥虫病

由伊氏锥虫(T.evansi)侵入家畜血液而发病。最早发现于印度,当地人称为苏拉。1880年,格莱菲思首先于印度骆驼血液中检出虫体。1885年,斯蒂尔在缅甸病驼中也有同样发现,但误认为螺旋体。1886年,由申克定名为伊氏锥虫。虫体细长,平均长25微米,宽2微米,扁平呈柳叶状而稍卷曲。一般呈单形态,前端生有鞭毛(见彩图)。主要寄生于病畜的血浆内(包括淋巴液),随血液侵入各种组织脏器,如肝、脾及淋巴结和骨髓等;病的后期可侵入脑脊髓液中。在宿主体内营分裂增殖。以吸血昆虫为主要传播媒介,常由叮咬过病畜或带虫宿主的虻类和厩螯蝇作机械性传播(见图)。以热带和亚热带为主要发病地区。马、骡最易患病,驴次之。常呈急性发作,体温高达40℃以上,呈稽留热型或弛张热型,数天后恢复常温;间隔短期后病马再度高烧。这一体温变化是本病的重要标志。经过数次反复高烧以后,病马消瘦,食欲减退,体表水肿,贫血,眼结膜苍白或黄染,有时结膜出现出血斑。重病马反应迟钝,或神经质地向前猛冲,或圆圈运动。后期后躯麻痹,衰竭死亡。黄牛、水牛和骆驼多呈慢性病程,甚或不出现病状,只保持带虫状态,成为带虫宿主。黄牛和水牛也有急性发病的,间歇热一般不定型,病畜经多次发热后逐渐消瘦、被毛焦黄、皮肤龟裂出血,后期后肢乏力、卧地不起而死。骆驼患本病有的可长达3~5年,长期保持带虫状态,病畜逐渐消瘦、双目无神,凝视天空,常卧地伸颈,口吐白沫而死。

伊氏锥虫 图

病畜在高烧期间,尤其在初次发病时作血液抹片显微镜检查,容易检出虫体。在体温下降后的间歇期间虫体数量减少,甚或消失。血清学诊断法有间接血凝试验、琼脂扩散沉淀反应、补体结合反应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等。预防主要在于加强饲养管理,保持环境卫生,防止虻类、厩螯蝇和其他吸血昆虫叮咬家畜。药物治疗常用的有安锥赛硫酸二甲酯、纳加诺和九一四等。以两种药物并用效果较好。

马媾疫

由马媾疫锥虫(T.equiperdum)所引起的慢性原虫病。通过与病马(驴)交配而致生殖器粘膜感染,有时也可通过未经严格消毒的人工授精器械和用具等间接地引起发病。骡也易感染。马媾疫锥虫在形态上与伊氏锥虫无明显区别,但其生物学特性不同。病程常循着一定的次序发展。第 1期为水肿期。公马的包皮、阴囊、阴茎、腹下及股内侧发生水肿;母马阴唇肿胀,逐渐波及乳房、下腹部和股内侧。常屡配不孕,或孕后流产。第2期为皮肤症状期,以皮肤出现轮状丘疹为特征、也开始出现神经症状。第 3期为麻痹期。个别运动神经呈现不全麻痹或麻痹,较常见的为颜面神经麻痹,呈现跛行,直至后躯麻痹不能起立,最后极度衰竭而死。严格限制病畜交配是预防本病的主要措施。治疗药物与伊氏锥虫病同。

此外,由冈比亚锥虫(T.gambiense)和罗得西亚锥虫(T.rhodesiense)引起的睡眠病,是人的主要锥虫病,也是一种人畜共患疾病。主要发生于非洲。不少家畜和野生动物都可感染,成为带虫宿主,并可通过采采蝇对人的叮咬而将病原传播给人,在人的血液中发育,最后因侵入脑和神经周围的淋巴液而导致神志昏沉。

参考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