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大食心虫

昆虫纲鳞翅目(Lepidoptera)螟蛾科(Pyralidae)。又名梨斑螟蛾,俗称黑钻眼。梨树害虫。以幼虫为害梨芽和果实。成虫体长10~12毫米,翅展24~26毫米。体和前翅灰黑略带紫色。前翅近外缘和后缘各有 2条灰白色弯曲纹状线。后翅灰褐色。卵扁椭圆形,初产时黄白色后变为红色。幼虫体长17~22毫米,头部和前胸背板褐色,体红褐稍带暗绿色。蛹体长10~13毫米,黄褐色。中国遍布各产梨区;也见于朝鲜、日本和苏联。在中国吉林延边和山西年发生1代,河北、山东、重庆2代,河南郑州2~3代。以低龄幼虫在梨芽内作茧越冬。因地区不同,春季出蛰早晚不一。早的蛀入新芽,吐丝缠绕鳞片,渐向髓部食害,花丛被害严重时常全部凋萎;待后转蛀梨果。出蛰晚的直接害果,被害果实萎缩变黑。2代地区5~6月是幼虫严重为害期。幼虫有转芽转果为害习性。老熟化蛹前,在蛀果孔上吐丝作羽化道,于果中化蛹。越冬代成虫6~7月间羽化,成虫有趋光性,黎明前交尾,产卵。幼虫孵化后先为害芽,再为害果。7~8月是当年第1代幼虫为害期,较大梨果被害后蛀孔腐烂或落果。8月上旬老熟幼虫化蛹于果实中,第1代成虫8月中旬至9月上旬发生,产卵在芽上或其附近,孵出的第2代幼虫为害新形成的花芽,于10月间在芽内越冬。天敌有寄生蜂、黄眶离缘姬蜂和寄生蝇等。防治上除利用天敌外,宜在早春除去被害花簇和果,并集中处理;在越冬幼虫转芽期喷布对硫磷,第1~2代卵孵化盛期喷洒敌百虫等。

图

参考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