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太阳膀胱经

十二经脉之一。首载于长沙出土的马王堆汉墓医书。其中《帛书·经脉》甲种本,即《足臂十一脉灸经》称为“足泰(太)阳温(脉)”;乙种本,即《阴阳十一脉灸经》称为“钜阳脈(脉)”。《灵枢·经脉》称为“膀胱足太阳之脉”。现通称足太阳膀胱经,简称膀胱经。

循行

《帛书·经脉》两种本所载此经脉之循行皆从足走向头面,所经过部位与今足太阳经相近。《灵枢·经脉》进行了修订与补充,反其道而行,从头走足。足太阳膀胱经起始于内眼角(目内眦),上行过额部,两侧经脉交会于头顶部(巅),并在此有一分支是从头顶部至耳廓之上角。它的直行本脉是从头顶部进入颅腔络于脑髓。然后返回来出于头顶两侧脉分别下行至项部,沿着肩背部(肩髆)的内侧下行于脊柱的两旁,抵达腰中则沿脊柱两旁肌肉(膂)进入体腔内,络于肾,属于本腑膀胱。此经脉的一支脉是从腰中分出,下行于脊柱两旁,穿过臀部下行入窝中。此经脉的又一支脉是从肩背部分出,两侧经脉于左右分别下行穿过肩胛部,行于脊柱两侧之内,经过髋关节部(髀枢),沿着股部外侧后缘下行,与上一分支会合于俼窝中,然后下行穿过腓肠肌(腨),出于踝关节外侧之后面,沿着第五跖骨粗隆(京骨)到达足小趾的外侧末端。《灵枢·寒热病》称:“足太阳有通项入于脑者,正属目本,名曰眼系,……在项中两筋间,入脑乃别阴、阳,阴阳相交,阳入阴,阴入阳,交于目锐眦。”这是说足太阳膀胱经通过项部时要进入颅腔内联络脑髓,这部位属于眼的根部,名为“眼系”;又在脑髓内区别开阴与阳二脉。该篇又说:“足太阳有入遍齿者,名曰角孙,……在鼻与前。”此处之“”指颧部而言(见图)。

病候

《帛书·经脉》甲种本所载此经脉病候中除所过各部位之病痛外,尚有痔、聋、鼽衄、癫疾等;乙种本所载此经脉“是动则病”与《灵枢·经脉》近同,而“是距阳脈(脉)主治其所产病”的内容则不尽相同。《灵枢·经脉》、《素问·诊要经终论》均有足太阳经病候的记载,归纳如下:寒热,头痛,项强,腰脊疼痛,小腹胀痛,小便不利,癃闭,遗尿,目痛,目黄,流泪,鼻流清涕或出血,痔痰,沿此经脉循行所过的部位疼痛,足小趾运动不灵,疟疾等。

腧穴

睛明、攒竹、眉冲、曲差、五处、承光、通天、络却、玉枕、天柱、大杼、风门、肺俞、厥阴俞、心俞、督俞、膈俞、肝俞、胆俞、脾俞、胃俞、三焦俞、肾俞、气海俞、大肠俞、关元俞、小肠俞、膀胱俞、中膂俞、白环俞、上髎、次髎、中髎、下髎、会阳、承扶、殷门、浮郄、委阳、委中、附分、魄户、膏肓俞、神堂、、膈关、魂门、阳纲、意舍、胃仓、肓门、志室、胞肓、秩边、合阳、承筋、承山、飞扬、跗阳、昆仑、仆参、申脉、金门、京骨、束骨、足通谷、至阴,共67穴,左右合计134穴。

参考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