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格检查

利用感官或借助于可随身携带的简单体检工具,对被检者的身体进行检查的一种收集临床资料的方法。通过体格检查所获得的是不依赖于被检查者主观意识而存在的客观所见,称体征。体征不同于被检查者主观感觉到的症状。有的症状不引起相应的体征,如失眠、头痛和食欲不振等;相反,有的体征被检查者自己觉察不到,不能形成症状,如肺内啰音、心界扩大等;还有的体征就是经体验证实了的症状,如病人诉说发热,再测其体温为38.5℃,这一体征实际就是发热症状的进一步确认;又如病人诉心慌,心脏听诊发现有频发早搏,后者就是心慌的具体表现。

体格检查的基本方法

望诊、触诊、叩诊、听诊和嗅诊。运用医学基础和临床知识所作出的判断,分别称为望诊、触诊、叩诊、听诊和嗅诊。根据这五诊结果对被检者的健康状态或病情作的综合判断称为体检诊断。

望诊

又称视诊。即用眼观察被检者的全身和局部表现。适用范围极广。全身状态中性别、年龄、发育、体型、营养、意识、面容和表情、体位、姿势和步态的判定全靠视诊,皮肤粘膜的色泽改变、发疹、出血、肿物、溃疡和水肿等,头部器官和颈部的外形、姿势和血管、胸廓、乳房形态,呼吸的频率与节律,心尖搏动,腹部外形,腹壁皮肤,胃肠型或蠕动波等,脊柱四肢的形态和活动度,肢体的不随意运动等等也是望诊的内容。医务人员一接触病人,望诊就已开始,而且不停顿地贯穿于问诊和进行其他检查的过程中。

望诊时被检查部位要充分暴露,必要时,还要显露对侧相应部位,以资对比。望诊效果与光线有很大关系,观察表浅部位时,最好采用天然光,照明用灯光不适于辨别轻微的颜色改变。检查深暗部位,如咽、耳道、鼻腔等,需借助专门的照明用具如电筒、额镜等。观察隐约的隆起、凹陷或搏动时,采用由切线方向射来的光线,使被检部位形成较显眼的明暗对比,利于辨认。对目力难辨的细微改变,常借助于放大镜。对视线难以直接到达的组织如眼底、鼓膜等,需借助于眼底镜或耳镜等简单器械。

触诊

即用手的触觉来感知被检者身体各部位有无异常。用手按压,在按下或抬手后,问或看病人有何感觉,也属触诊。触诊可用于身体各个部位,但对腹部检查最为重要。

常用的触诊法有:

(1)触感法。将指腹、掌指关节的掌面或手掌尺侧轻贴在被检部位,常用以检查皮温、脉搏、心尖搏动、语颤、震颤、震荡和摩擦感等。

(2)触压法。以单指或并拢的手指掌面按压被检部位,以了解其质地,试其有无疼痛和抵抗,以及有无串气感等。当引出压痛后,可突然抬起施压手指,若病人觉疼痛加剧,并出现痛苦表情,则称反跳痛,为腹膜壁层受炎症累及的体征。波动感是浅部囊肿或脓肿和关节腔积液的征象。检查肿物时,两手食指对应地放在该肿物上,一指压按,若另一指有被冲击感,则称波动感。握雪感即皮下串气感,按压时,触诊手指有小气泡破裂的感觉,这是皮下气肿的征象。

(3)触摸法。用手触摸脏器或肿物的边缘和表面等。触诊手法即被检查脏器或肿物位置的深浅而异。检查浅部组织器官时,用单手滑动触摸法,即以并拢手指的掌面或手掌轻贴在被检部位,徐徐滑动,用以检查该部有无凸起或凹陷以及表浅脏器和肿物的表面轮廓和质地。检查肌层以下的器官(如肝脾)或肿物(如骨瘤)时,基本手法同检查浅部组织时,但触指需带动皮肤滑动,为了充分发挥触指的触觉,还可将另一手重叠于其上,带动触指滑动。检查腹腔内较大脏器或肿物时,多用双手配合触摸法,即以一手将被检脏器或肿物推向触诊的手进行触摸,或用一手固定肿物,另手触摸,或两手同时相向触摸;这多用于触肾、子宫、卵巢、脾和深部肿物等。

(4)冲击触法。手法随使用目的的不同而异。检查腹膜后的脏器或肿物时,将一手掌贴放在后腹壁相应部位,以短促有力的动作冲击该脏器或肿物,使之碰撞在前腹壁上压向深部的触诊手。检查隐没在腹水中的脏器或肿物时,检查者将右手中间三指并拢,指端的指腹部抵于被检部位,向深部冲压,如此,可将介于腹壁和脏器或肿物间的液体冲开,使原来沉没于液内的脏器或肿物浮起,碰到触诊的指端,此法又称浮沉触诊法。

触诊是医生直接接触病人身体的一项检查,若手法不当或被检查者心理准备不足,会出现防御反应,如小儿哭闹、抗拒,成人肌肉紧张等,影响触诊效果。因此,在触诊前应采取措施,使被检查者能配合检查。首先医生触诊的手必须温暖、干燥,手法要轻柔、熟练,还要指导病人摆好体位,将被检处放松。如检查腹部时,应让被检者抑卧屈膝,放松腹肌。

叩诊

以手指直接或间接叩击被检部位,使之震动,产生音响,根据所听到的音响或所感到的震动,来判断该部位有无异常。以手指叩击或以拳捶击被检部位,观察或询问有无疼痛,也属叩诊。叩诊最适用于胸部器官的检查,胸腔积液或积气、肺实变或空洞、肺界、肺底移动度、纵隔宽度和心脏轮廓等都靠叩诊确定。腹部检查中也常利用叩诊来确定肝脾边界、腹水有无、子宫大小和膀胱充盈度等。

叩诊的手法可分为直接叩诊法和间接叩诊法两种。

(1)直接叩诊法:是奥地利医生J.L.奥恩布鲁格所发明。是用手指直接叩击或用手掌直接拍击被检部位,分别称为指叩法或拍叩法。指叩法现还用检查骨骼的叩击痛和赫沃斯泰克氏征等。拍叩法现还用于检查肺部大面积实变、胸腔大量积液或积气和腹腔大量积液等。用叩诊锤叩击被检部位和检查肌腱反射也属直接叩诊。直接叩诊法不如间接法灵敏、准确,所以在使用上受到很大限制。

(2)间接皮奥里氏叩诊法:是继承直接叩诊法之后,由法国P.A.皮奥里所创始,正式发表于1828年。现用定指指叩诊法。手法是将左手中指的第二和第三节贴放在被检部位,其余四指和手掌稍抬离体表;右手中指各指节屈曲,使其指端垂直地叩击左手中指的第二指节远端或第三指节的近端。捶叩法即检查者将一手手掌贴放在被检部位,另手握拳,用尺侧缘捶该手手背,捶击时看被检者有无疼痛表情或询问有无疼痛,此法也属间接叩诊,常用于检查肝肾有无叩击痛。

叩诊时,被叩部位一定深度内的组织震动所形成的音响,称叩诊音。叩诊音的性质决定于被叩组织的致密度、弹性、含气量和与体表的距离。临床上常遇到的叩诊音有四种,即清音、鼓音、浊音和实音。清音的音调较低,音响较大,震动持续时间较长,板指感到的震动较明显,是正常肺部的叩诊音。鼓音音调更低,音响更大,震动时间更长,板指感到的震动更明显,出现于含气量大的组织、器官和病变,是腹中部和左下胸胃泡区的叩诊音,气胸和肺空洞叩诊也呈鼓音。浊音音调高,音响弱,震动持续时间短,板指感到的震动较弱,是叩诊被少量含气组织覆盖的实质脏器或病变时发出的音响,正常情况下可出现于被肺边缘覆盖的心左缘和肝顶部分,肺部炎症或肺不张致肺含气量减少时,也出现浊音。实音又称重浊音或绝对浊音,音调最高,音响最弱,震动持续时间最短,板指感到的震动极弱,是叩诊贴近胸腹壁的实质脏器和病变以及胸腹腔积液部位时发出的声音。正常心脏和肝脏紧贴胸壁的部位,叩诊呈实音,肺实变、胸腔积液、腹腔积液和心包积液处叩诊也都呈实音。其他叩诊音,如过清音和浊鼓音等都是这四种基本叩诊音的变音。

为了判断某部位叩诊音的性质,常需在该部位以相等的时间间隔和同样力量重复叩击3~4次,以利于对叩诊音得出一正确的印象;为了发现叩诊音的微小变化,一般采用对比叩法,即先叩身体一侧的某个部位,再叩另一侧的对应部位,对比叩诊音,看有无差别。对比叩诊的条件,如叩击力量,板指的位置和压力等要完全相同。

听诊

是直接用耳或利用听诊器来听取被检者的器官或组织发生的声音。分为直接听诊法和间接听诊法。

(1)直接听诊法:是将耳直接贴在被检者体表或在其身旁倾听的检查法。因此法不便于检查身体某些部位,而且对病变的定位也不准确,所以已被间接听诊法取代。现在还用以听病人的声调、语态、震水音和关节摩擦音等,在无听诊器的情况下偶而还用于检查急症危重病人。

(2)间接听诊法:用听诊器进行听诊,是法国医生R.-T.-H.拉埃内克(1781~1826)所创始,发表于1819年。

使用较多的双耳听诊器可根据被检器官产生的声音音调的不同,选用合适的体件,如听高音调时,用嵌膜体件,听低音调时,用钟形体件。间接听诊用于听肺部呼吸音和呼吸附加音、心音、心杂音、心律失常、血管杂音、摩擦音和肠蠕动音等。

听诊音一般都较低弱,容易受外来的、体内其他器官发出的或人为的音响干扰,所以听诊的环境要安静,医生还要能做到在听某个器官发出的音响时,对其他器官同时发出的音响听而不闻。

嗅诊

利用鼻的嗅觉来辨别被检查者呼出或身上散发出的气味。呼气的气味可来自整个呼吸道的任何部分,也可来自口腔。气味有的是病变发出的,如萎缩性鼻炎和牙周炎等发出的臭味,有的是食物存留发酵引起的,如婴儿口中散发的奶酸味;还有的是经肺泡弥散出的,如糖尿病酮症时呼出的酮味。被检查者身上散发出的气味,多来自汗腺、溃疡或瘘管等,如腋臭、宫颈癌或乳癌溃破糜烂产生的腐臭味和结肠瘘发出的粪便味等。嗅诊时应注意鉴气味是病人身体散发的还是由外界沾染来的,一般通过询问病史即可鉴别。嗅诊往往能迅速提供重要的诊断线索。

体检顺序

体格检查必须全面系统、细致、正规,以免因遗漏体征为诊断造成困难。体检应按一定顺序进行。通常先观察全身状态,包括性别、年龄、体温、发育、体型、营养、意识状态、面容、表情、体位、姿势和步态等;对急重病人还应及时测量血压、脉搏和呼吸。接着再按皮肤、淋巴结、头部器官、颈部、胸部、腹部、肛门、外生殖器、脊柱、四肢和神经反射的顺序检查。胸部检查一般按胸廓、乳房、肺、心的顺序进行。身体各部分,特别是具体检查内容较多的肺、心和腹部,还要按望、触、叩、听的次序检查,嗅诊常在与就诊者对话中就已做到。当就诊者情况不容许如此全面、系统的检查时,可重点检查,待病情好转后,再补充检查。

利用不同原理对身体各部进行检查的新技术,如纤维光束内窥镜检查术、计算机 X线体层摄影术、闪烁显像术和超声显像技术等不断出现,但都是在体格检查的基础上选用的,体格检查仍然是任何其他检查法所不能取代的,医生都必须熟练掌握的基本技能。

参考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