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青地白

概况

异名:毛女儿菜(《质问本草》),清明草(《分类草药性》),父子草(《福建民间草药》),小火草(《四川中药志》),野清明草(《重庆草药》),菠萝草(《湖南药物志》),叶下白(《闽东本草》)。

基源:为菊科鼠曲草属植物细叶鼠曲草的全草。

原植物:细叶鼠曲草Gnaphalium japonicum Thunb.

形态:多年生草本,高8~28cm。茎纤细,密生白色棉毛。基部叶莲座状,叶片线状披针形,长2.5~10cm,宽4~7mm,顶端具小尖头,基部渐狭,全缘,表面绿色,被疏绵毛或无毛,背面密被白色绒毛;茎叶向上渐小,线形,长2~2.5cm,宽2~4mm;头状花序下有3~6片呈放射状或星芒状排列的线形或披针形小叶。头状花序在枝、茎端密集成球状复头状花序;总苞近球形,总苞片3层,红褐色,干膜质,顶端钝,外层总苞片宽椭圆形,内层窄长圆形;花全部结实,外围雌花丝状;中央两性花,管状,上部粉红色,5齿裂。瘦果长圆形,有细点;冠毛白色。(图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4册.474页.图6361)

生境与分布:生于山坡、草地、路旁。分布于中国西南及河南、安徽、江苏、浙江、江西、福建、台湾、陕西。朝鲜、日本、澳大利亚新西兰也有分布。

生药

栽培:对土壤要求不严,一般温暖干燥环境,排水良好的土地均能种植。用分株繁殖,于10月间挖起老蔸,按其自然生长状况掰分成若干单株,以行株距各22~25cm开穴栽植,每穴栽苗2~3株,栽后覆土压紧。返青成活后,每年需中耕除草2~3次,追肥1次。雨季注意排水。

采集:花后采收,晒干。

贮藏:置阴凉干燥处,防霉。

药性

性味:甘,凉。 ①《福建民间草药》:“甘,平。” ②《四川中药志》:“甘、淡,微寒。” ③《重庆草药》:“涩,微寒。”

归经:肺、肝经。 ①《泉州本草》:“入肝、小肠二经。” ②《闽东本草》:“入肺、肝、脾三经。”

功效:解表,清热,止咳,明目,利水。

主治:感冒,咳嗽,头痛,喉痛,目赤翳障,小便不利,淋浊白带,痈肿疔疮。 ①《分类草药性》:“治咽喉火痛,白浊,崩带。和肝食能明目。” ②《福建民间草药》:“明目益肝,利水解热。” ③《广西中药志》:“治一切眼科内外障,金疮伤口。” ④《四川中药志》:“治咳嗽痰多,风寒骨节疼痛。” ⑤《湖南药物志》:“治百日咳,白带。” ⑥《闽东本草》:“祛风解表,化痰止咳。治伤风感冒,头痛目赤,咳嗽。”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鲜品30~90g;或捣汁。外用:捣敷。

临床应用

单方应用:①《湖南药物志》:“治伤风感冒,咳嗽气喘,肺痨久咳,目翳,口疮,疳积:天青地白,水煎服。” ②《福建中草药》:“预防中暑:细叶鼠曲草(鲜)30g。水煎当茶饮。” ③《福建民间草药》:“治咽喉热结作痛:天青地白(鲜)30~60g,加红糖开水炖服。” ④《福建民间草药》:“治风火赤眼:天青地白(鲜)60~120g,冰糖30g。加开水炖服。” ⑤《福建民间草药》:“治烦躁失眠:天青地白(鲜)60~120g,水煎服,每日2次。” ⑥《福建民间草药》:“治小便热闭不通:天青地白60~120g。和第2次淘米水捣烂绞汁服。” ⑦《重庆草药》:“治乳房红肿:天青地白,捣烂外敷。” ⑧《泉州本草》:“治小儿黄疸:天青地白(鲜)15~30g。洗净,捣烂绞汁,入冰糖少许,炖热温服,日2次。” ⑨《福建民间草药》:“治小儿惊风:天青地白(鲜)15~24g。酌加水煎,冲朱砂服。” ⑩《泉州本草》:“治痈肿以及无名肿毒:天青地白和饭粒,捣烂敷患处。” ⑾《福建民间草药》:“治疔疮红肿:天青地白(鲜)60g。加红糖捣敷。” ⑿《福建民间草药》:“治蛇伤:天青地白(鲜)60g。调猪油捣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