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底红

概况

基源:为野牡丹科锦香草属植物叶底红的全株。锦香草属全世界约50种;中国有128种、5变种,较少入药用。

原植物:叶底红Phyllangathis fordii(Hance)C.Chen[Bredia fordii(Hance)Diels],又名野海棠(《中国高等植物图鉴》)。

形态:半灌木或草本、高20~50cm。茎上部、叶柄、花序、花梗与花萼均密生细柔毛与长腺毛。叶对生、坚纸质、椭圆状心形或狭卵状心形,长4.5~13.5cm,宽3~5cm,基部浅心形,边缘有细重齿及缘毛,上面被柔毛,背面脉上较多,基出脉7~9;叶柄长2.5~5cm。花两性,伞形花序或聚伞花序顶生,有时排成圆锥花序状,直径约1.5cm;花萼筒钟状漏斗形,管长5~7mm,裂片4,条形至狭三角形,长4~5mm;花瓣4,紫色,卵形至广卵形,长10~14mm;雄蕊8,等大,花药披针形,通常作近90度的膝曲,药隔基部有3个小瘤体;子房下位,4室。蒴果杯形,为宿存萼所包。花期6~8月,果期8~10月。(图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2册.1007页.图3734)

生境与分布:生于海拔100~1350m的山间林下、溪边或路旁土层肥厚的地方。分布于浙江、江西、福建、湖南、广东、广西、贵州。

药性

性味:微苦,凉。

功效:清热利尿,活血通经。

主治:《湖南药物志》:“膀胱炎,指头炎,月经不调痛经。”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60g。外用:捣敷。

临床应用

方选和验方: ①《湖南药物志》:“治膀胱炎:叶底红全草15g,鲜车前草、水灯芯草、积雪草各15g。水煎服。” ②《湖南药物志》:“治月经不调、痛经:叶底红全草60g,山莓根18g,火把果根30g。煎水兑甜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