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芽

概况

异名:女儿红、青桑头(《江苏植物药志》),青桑、鸡骨枫(浙江),苦津茶、银桑叶(河南)。

基源:为槭树科槭属植物苦茶槭的幼芽及嫩叶。

原植物:苦茶槭Acer ginnala Maxim.ssp.theiferum(Fang)Fang,又名苦津茶、银桑叶(河南)。

形态:本亚种与原种(茶条槭)的区别在于本亚种的叶为薄纸质、卵形或椭圆状卵形,长5~8cm,宽2.5~5cm,不分裂或不明显的3~5裂,边缘有不规则的锐尖重锯齿,下面有白色疏柔毛;花序长3cm,有白色疏柔毛;子房有疏柔毛。翅果较大,长2.5~3.5cm,张开近于直立或成锐角。花期5月,果期9月。

生境与分布:生于低海拔的山坡疏林中;分布于中国华东和华中各地。

生药

采集:3月采收幼芽及嫩叶,置锅中,微火炒焙数分钟,使幼叶变软,取出用手揉搓至均匀,晒干。药材产于江苏。

鉴别:幼芽及嫩叶多卷曲皱缩或裂成碎片状,完整的较少,深绿色或黑绿色,表面具短毛,刚萌发的叶芽鳞片上密布银白色长柔毛。气香,味稍苦。

化学性质

树皮、叶、果实含鞣质

参考文献

中药大辞典.下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1965。

药性

功效:《江苏植物志》:“代茶饮,退热明目。”

主治:暴赤火眼。

用法用量:内服:沸水冲泡,代茶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