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耳朵

概况

基源:为苦苣苔科唇柱苣苔属植物牛耳朵的全草。唇柱苣苔属全世界约130种,中国约81种。

原植物:牛耳朵 Chirita eburnea Hance[Didymocarpus eburneus(Hance)Lévl.;Chirita fauriei Franch.],又名岩青菜、石虎耳(《中国高等植物图鉴》),岩白菜、猫耳朵(贵州),石三七(广西),爬面虎、山金兜菜(湖南)。

形态:多年生草本,根状茎粗壮。叶均基生,肉质,叶片卵形或狭卵形,长3.5~17cm,宽2~9.5cm,顶端微尖或钝,基部渐狭或宽楔形,边缘全缘,两面均被贴伏的短柔毛,侧脉约4对;叶柄扁,长1~8cm,宽达1cm,密被短柔毛。聚伞花序2~6条,不分枝或一回分枝,每花序有(1一)2~13(17)花;花序梗长6~30cm,被短柔毛;苞片2,对生,卵形、宽卵形或圆卵形,长1~4.5cm,宽0.8~2.8cm,密被短柔毛;花梗长达2.3cm,密被短柔毛及短腺毛;花萼长0.9~1cm,5裂达基部,裂片狭披针形,宽2~2.5mm,外面被短柔毛及腺毛,内面被疏柔毛;花冠紫色或淡紫色,有时白色,喉部黄色,长3~4.5cm,两面疏被短柔毛,与上唇相对有2纵条毛;筒长2~3cm,口部直径1~1.4cm;上唇长5~9mm,2浅裂,下唇长1.2~1.8cm,3裂;雄蕊的花丝着生于距花冠基部1.2~16cm处,长9~10mm,下部宽,被疏柔毛,向上变狭,并膝状弯曲,花约长约5mm;退化雄蕊2,着生于距基部11~1.5mm处,长4~6mm,有疏柔毛;花盘斜,高约2mm,边缘有波状齿;雌蕊长2.2~3cm,子房及花柱下部密被短柔毛,柱头二裂。蒴果长4~6cm,宽约2mm,被短柔毛。花期4~7月。(图见《中国植物志》第69卷.图版89:14;图版961-2)

生境与分布:生于石灰岩山林中石上或沟边林下,海拔100~1500m。分布于湖南东南部、广东北部、广西北部、四川南部和东部、以及贵州。

药性

性味:甘,平。

功效:清肺止咳,补虚止血,解毒除湿。

主治:肺结核,咳喘,崩漏,带下。 ①《广西药用植物名录》:“根茎:清肺,止血,解毒。治肺结核。” ②《广西植物名录》:“全草:清肺止咳,补虚止血。治肺结核,咳喘,吐血,红崩白带。” ③《全国中草药汇编》:“治阴虚咳嗽,肺结核咳血,红崩,白带。外用治外伤出血,痈疮。”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g(鲜品9~18g)。外用:鲜全草捣烂外敷,或全草研粉撒患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