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蝇草

概况

异名:马鞭草(《全国中草药汇编》)。

基源:为蝶形花科木蓝属植物韩氏木蓝的根。

原植物:韩氏木蓝Indigofera hancockii Craib

形态:小灌木,高1~1.6mm;嫩枝密被白毛,后脱落。单数羽状复叶,长4~5cm;小叶9~17,对生,长倒卵形,长0.7~1cm,宽0.35~06cm,先端钝圆,基部楔形,全缘,革质,两面被贴伏疏白毛。总状花序腋生,长约3cm;花紫色,疏生,长0.75cm;花梗长不及0.15cm。荚果直,线形,长约3cm;种子多数。花期春季。(图见《中药大辞典》.上册.2179条图)

生境与分布:生于山坡荒地。分布于云南。

生药

采集:全年均可采收,以秋、冬季为好,洗净,切片,晒干。药材产于云南。

药性

性味:苦、微涩,凉。

功效:祛风,消炎,止痛。

主治:牙龈发炎,跌打疼痛,麻风。 《新华本草纲要》:“有祛风、消炎、止痛的功能。用于疮毒、牙痛、牙龈发炎、乳腺炎、麻疯、跌打疼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

临床应用

单方应用:《全国中草药汇编》:“治牙龈炎,跌打疼痛,麻风:苍蝇草9~15g,煎服。”

参考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