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油菌

概况

异名:黄菌(《滇南本草》),杏菌(《中国的真菌》)。

基源:为喇叭菌科鸡油菌属真菌鸡油菌的子实体。

原植物:鸡油菌(杏菌)Cantharellus cibarius Fr.,又名鸡蛋黄菌(陕西)。

历史:《滇南本草》载:“黄菌,味甘、平。得天地土湿之气而生。”经《滇南本草》整理考证即为本品。该菌能清目,利肺,益肠胃。

形态:群生或近从生,高4~12cm,杏黄色至枇杷黄色;菌盖肉质,早期内卷且呈凸出型,最后变为平展型,由于边缘的高举,形成中央下凹,直径3~10cm,边缘厚而钝,常呈现波状或浅波状,光滑,且常瓣裂并内卷;菌肉白色或近白色至淡黄色;菌柄长2~6cm,粗5~18mm,肉质,光滑,中实;子实层上有狭窄、下延、稀疏、分叉或相互交织的棱褶,与菌柄呈延生;孢子印白色。孢子椭圆形或卵形,基部具一尖,光滑,透明无色至微黄色,6(7)~8(10)×4(5)~5(6.5)μm。(图见《中国药用孢子植物》.170页.图251)

生境与分布:生于林中地上。分布于黑龙江、吉林、河北、陕西、甘肃、江苏、安徽、浙江、福建、河南、湖南、四川、云南、西藏。为世界广布种。

药性

性味:甘,寒。

功效:明目,利肺,益肠胃。

主治:眼结膜炎,夜盲,皮肤干燥。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0~60g。

临床应用

单方应用:①《长白山植物药志》:“治夜盲症:鸡油菌30~60g。水煎服。” ②《全国中草药汇编》:“预防呼吸道及消化道感染:鸡油菌30~60g。水煎服。”

参考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