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见穿

概况

异名:紫参、石打穿(江苏),小丹参(江西、湖南)、半枝莲(江西),活血草(四川),野沙参、大发汗(广西)。

基源:为唇形科鼠尾草属植物华鼠尾草的干燥地上部分。

原植物:华鼠尾草Salvia chinensis Benth〔Salvia japonica Thunb.var.integrifolia Franch.et Sav.;Salvia japonica Thunb.var.chinensis(Benth.)Stib.〕,又名月下红(江苏)。

历史:本品为江南地区民间常用草药。石见穿始载于《纲目》草部有名未用(卷二十一),石见穿条载:“主骨痛,大风,痈肿。”只此七字,无产地、形态的记述。《纲目拾遗》石打穿条引《李氏草秘》载:“石见穿,生竹林等处。叶少如艾,而花高尺许,治打伤扑损,膈气。”按唇形科植物益母草也有称为红花艾、臭艾的,故此处所说的艾也可能是唇形科植物,至于“花高尺许”应指花茎而言,今《浙江民间中草药手册》、《中国植物志》均记本种有石见穿一名。故从名称、形态、,功效看,《纲目》、《李氏草秘》的石见穿似即本种。

形态:一年生草本;根略肥厚,多分枝,紫褐色。茎直立或基部倾卧,高20~60cm,单一或分枝,被短柔毛或长柔毛。叶全为单叶或下部具3小叶的复叶;叶柄长0.1~7cm;叶片卵圆形或卵圆状椭圆形,基部心形或圆形,边缘有圆齿或钝锯齿,单叶叶片长1.3~7cm,宽0.8~4,5cm,复叶时顶生小叶较大,长2.5~7.5cm,侧生小叶长1.5~3.9cm,宽0.7~2.5cm。轮伞花序6花,下部的疏离,上部较密,组成长5~24cm顶生的总状花序或总状圆锥花序,花梗与花序轴被短柔毛;花萼钟形,紫色,内面喉部密被长硬毛环;花冠蓝紫色或紫色,伸出花萼,冠檐二唇形,上唇长圆形,顶端微凹,下唇3裂,中裂片倒心形,向下弯,顶端微凹,侧裂片半圆形;能育雄蕊2,药隔关节处有毛。小坚果椭圆状卵圆形,褐色,光滑。花期7~8月,果期9~10月。(图见《中药志》第4册.第2版.247页.图252)

生境与分布:生于海拔120~500m的山坡或平地的林阴处或草丛中。分布于山东、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广东、广西、四川。

生药

采集:夏、秋季开花时采收地上部分,晒干。药材主产于江苏。

鉴别

性状:茎方柱形,长20~70cm,直径1~4mm,表面灰绿色至暗紫色,被白色柔毛;质脆,折断面黄白色,中心有白色疏松的髓。叶对生,有柄,为单叶或3出复叶,叶片多皱缩或破碎,完整者卵形至披针形,长1.5~8cm,宽0.8~45cm,边缘有钝圆齿,上面绿黑色,下面淡绿色,两面均被白色柔毛。轮伞花序每轮有花6朵,花萼钟状,萼筒外面脉上有毛,筒内喉部有长硬毛;花冠二唇形,蓝紫色。气微,味微苦涩。以叶多、色绿、带花者为佳。

显微 叶(中脉)横切面:上表皮细胞长方形,下表皮细胞较小,外被角质层,可见气孔与毛茸。栅栏细胞1~2列,海绵组织细胞4~5列。主脉维管束外韧型,木质部导管排列成行,韧皮部细胞细小,主脉上下表皮内方均有厚角细胞,维管束两侧可见纤维存在。茎(直径0.15cm)横切面:钝四棱形,表皮细胞1列,排列整齐,外被角质层,可见毛茸。皮层外缘在四角棱处有4~6列厚角细胞,内皮层清晰。维管束外韧型,角隅处发达,韧皮部外侧有纤维2~4列,木质部连成环,髓部占茎的大部分。叶表面观:下表皮细胞垂周壁波状弯曲,呈念珠状增厚,具角质纹理;腺鳞头部4细胞,直径30~45μm,柄单细胞;小腺毛头部单细胞,直径18~23μm,柄短,单细胞;非腺毛多存在于叶脉处表皮细胞上,由1~11个细胞组成,长72~1620μm,壁厚,具疣状突起,有时细胞缢缩。上表皮细胞垂周壁略弯曲,毛茸少,无气孔。(图见《中药志》.第4册.第2版.图255)

加工炮制:取原药材,拣去杂质,切去残根,抢水洗净,稍润,切短段,干燥。

贮藏:置阴凉干燥处。

化学性质

含β-谷甾醇、α-乳香酸、齐墩果酸、乌苏酸[1]、石见穿酸(Salvichinicacid)等[2]

参考文献

[1] 华东地区第六次天然药物化学学术交流会论文集.下册.杭州,1986:373。
[2] 中草药 1987 18(9):46。

药性

性味:苦、辛,平。 ①《中草药学》:“苦,平。”

功效:清热解毒,活血止痛。

主治:噎膈,痰喘,肝炎,赤白带,痈肿,瘰疬。 ①《纲目》:“主骨痛,大风,痈肿。” ②《苏州本产药材》:“治噎膈,痰饮气喘。” ③《江苏药材志》:“治瘰疬。” ④《全国中草药汇编》:“黄疸型肝炎,癌症,肾炎,白带,痛经,淋巴结结核,象皮肿;外用治面神经麻痹,乳腺炎,疖肿。” ⑤《中草药学》:“传染性肝炎,痈肿疮疖,痛经,赤白带,有试用本品治疗癌症。” ⑥《新华本草纲要》:“脘胁胀痛,噎膈,痰喘,赤白带下,痈肿。”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或捣汁和服。

临床应用

配伍应用:配糯稻草根、红糖,治急、慢性肝炎。

方选和验方: 南京部队《常用中草药》:“治肝炎:石见穿全草60~120g,茵陈60g,糯稻根60g。水煎,分2次服。”

单方应用:①《中草药学》:“治传染性肝炎:石见穿62g,糯稻草31g。水煎服。” ②南京部队《常用中草药》:“治痛经:石见穿全草15g,生姜2片。红糖适量,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