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蕈

概况

基源:为口蘑科口蘑属真菌松口蘑的子实体。

原真菌 松口蘑Tricholoma matsutake(Ito et Imai)Sing.(Armillaria matsutake Ito et Imai),又名松茸、青岗菌(四川),松白蘑(《孢子植物名词及名称》)。

历史:宋.陈仁玉《菌谱》载:“松蕈,生于松阴……病溲浊不禁者,偶啜松下菌,病良己、此其效也。”《滇南本草》载:“松菌,气味苦、涩而淡平。专治小便不通或不禁,亦治五淋白浊,食之最良。”《纲目》载:“生松阴,采无时。”以上皆指本品。

形态:菌盖初为半球形,以后开展成伞形,灰褐色或淡黑褐色。径可达12~15cm;菌柄着生于菌盖中央,直立,稍弯曲,长9~18cm;菌褶白色,与柄相连;菌盖未开展时,被有盖膜,开展后盖膜残留柄上,成为不明显的菌环。(图见《中国药用孢子植物》.172页.图256)

生境与分布:生于松林中地上。分布于中国东北、华北、安徽、台湾、四川、贵州、云南、西藏等地。

生药

采集:夏、秋季采收,晒干或焙干。

药性

性味:淡,温。 ①《滇南本草》:“苦、涩而淡,平。” ②《全国中草药汇编》:“甘,平。”

功效:益气强身,补中健胃,止痛,化痰。

主治:腰腿疼痛,手足麻木,小便不通或禁,五淋白浊,气短痰多,大便干燥。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0~60g。

临床应用

单方应用:《菌谱》:“治溲浊不禁:松蕈研末,内服,3~9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