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蛙

概况

异名:梆梆狗(《中国药用动物志》)。

基源:为雨蛙科雨蛙属动物无斑雨蛙的全体。雨蛙属已知300多种,中国约7种。

原动物:无斑雨蛙Hyla arborea irnmaculata Boettger

形态:体长约35mm,雌体较大,可达44mm。头宽大于头长;吻圆而高;吻棱明显;眼间距大于鼻间距;鼓膜圆;舌圆厚,后端微有缺刻,锄骨齿两小团。指端均有吸盘及横沟,指扁,基部有极不明显的蹼迹,掌部小疣粒颇多。后肢长,胫跗关节前达眼后角,左右跟部不相遇或仅相遇。足比胫长。趾端与指端同。蹠间无蹼。背面皮肤光滑,胸、腹部及股腹面密布扁平疣。背部绿色,体侧及腹面为白色,体侧及前后肢上都没有黑色斑点,也没有深棕线纹。

生境与分布:多栖息于近水的草丛、灌木林间的潮湿地上,经常停于草叶或树叶上。以昆虫及其幼虫、蜘蛛等为食。分布于吉林、黑龙江、辽宁、河北、河南、陕西、内蒙古、贵州、湖北、安徽、江苏、浙江、江西及福建等地。

生药

采集:夏秋季捕捉,处死后鲜用。

药性

功效:解毒杀虫。

主治:湿癣。

用法用量:外用:适量。

临床应用

单方应用:《中国动物药》:“治湿癣:将雨蛙之腹部紧贴患处,用绷带包扎之,日换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