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葱

概况

异名:小红蒜(云南)。

基源:为鸢尾科红葱属植物红葱的鳞茎及全草。红葱属全世界约4种,其中2种分布于越南、老挝、柬埔寨,2种分布于美洲。中国南方栽培1种,并逸为野生。

原植物:红葱Eleutherine plicta Herb.

形态:多年生草本。鳞茎卵圆形,直径约2.5cm,鳞片肥厚,紫红色,无膜质包被。叶宽披针形或宽条形,长25~40cm,宽1.2~2cm,基部楔形,顶端渐尖,4~5条纵脉平行而突出,使叶表面呈现明显的皱褶。花茎高30~42cm,上部有3~5个分支,分支处生有叶状的苞片,苞片长8~12cm,宽5~7mm;伞形花序状的聚伞花序生于花茎的顶端;花下苞片2,卵圆形,膜质;花白色,无明显的花被管,花被片6,2轮排列,内、外花被片近于等大,倒披针形;雄蕊3,花药“丁”字形着生,花丝着生于花被片的基部;花柱顶端3裂,子房长椭圆形,3室。花期6月。(图见《中国植物志》.第16卷.第1分册.第28页.图版41∶5-6)

生境与分布:原产西印度群岛。云南各地常见栽培,并常逸为半野生。

化学性质

鳞茎含有红葱甲素(Eleutherol)、红葱乙素(Eleutherin)、红葱丙素(Isoeleutherin)等芳香族化合物及十八烷酸。

参考文献

中草药 1981;12(11):4。

药理

海南民间用于治疗冠心病[1]。从红葱的乙醇提取物中分得3个脂溶性结晶,即红葱甲素、红葱乙素、红葱丙素都能显著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还分到另一个新的荼族化合物,为黄褐色针状结晶,经药理初步试验,增加离体冠脉血流量作用比复方丹参注射液强[1]。红葱甲素、乙素、丙素的混合结晶制成的片剂用于冠心病有较好疗效,未见明显副作用[2]。经95%乙醇提取后的红葱残渣,以60%乙醇提取、雷氏铵盐沉淀后通过强酸性离子交换树脂得到的水溶性部位WB,制成注射剂。按100mg/kg剂量给小白鼠ip,与对照组相比。耐缺氧能力提高40%[3]

毒性:片剂:分别以5mg、100mg、250mg/kg剂量给小白鼠ig1次,观察3d,未见异常变化。另每天以150mg/kg剂量给小白鼠ig给药3wk后对动物的心、肝、脾、肺、肾等脏器的病理切片检查,也未见明显的毒副作用[2]。 注射剂 以100mg、200mg、500mg/kg分别给小白鼠尾iv,观察3d,均未见异常变化;以30mg、40mg的累积剂量,给家免耳iv后,同时记录血压、呼吸、心电图,无明显影响[3]

参考文献

[1] 中草药 1981;12(11):4。
[2] 中草药 1982;13(11):19。
[3] 中草药 1893;146(8):15。

药性

功效:理气,活血,止痛。

主治:冠心病,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g。外用:捣敷患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