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石

概况

异名:淡秋石(《本经逢原》),秋冰(《纲目》)。

基源:秋石为人中白或童便浸石膏,并和以秋露水等加工制成。

历史:最早记载秋石的是《本草蒙筌》。李时珍谓:“淮南子丹成,号曰秋石,言其色白质坚也。近人以人中白炼成白质,亦名秋石,言其出于精气之余也。再加升打,其精致者,谓之秋冰,此盖仿海水煎盐之义。”又谓:“古人惟取人中白、人尿治病。……王公贵人恶其不洁,方士遂以人中白设法煅炼,治为秋石。”所述与现今习称的“淡秋石”一致。淡秋石为人中白加工制成。

产地 主产于中国华东,现市场少见。

生药

鉴别:淡秋石为小方块状或小扁圆形。直径1.5~2.2cm。表面平坦而不光滑,白色或灰白色,在一面常印有红色“淡秋石”三字。无光泽。质硬而脆,易打碎,断面不平坦。气微,味淡。不溶于水。

加工炮制:将人中白用水浸漂除去咸臭味(需经常换水),取出,晒干,研成粉末,再用辅料白及浆水拌和,用模型印成小方块,有的作成小而略带扁圆形块状,在表面印有“淡秋石”字样,晒干。

贮藏:置阴凉干燥处。

化学性质

秋石主含尿酸钙与磷酸钙。并含少量激素。

参考文献

中药大辞典.下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1661。

药性

性味:①《纲目》:“咸,温。” ②《本草求真》:“咸,温。”

归经:入肺、肾经。

功效:《本草蒙筌》:“滋肾水,养丹田,返本还元,归根复命,安五脏,润三焦,消痰咳,退骨蒸,软坚块,明目清心,延年益寿。”

主治:骨蒸潮热,咳嗽痰血,咽喉肿痛,遗精,妇女带下,膏淋。 ①《纲目》:“虚劳冷疾,小便遗数,漏精白浊。” ②《现代实用中药》:“内服多用淡秋石,应用于肺结核之骨蒸潮热,咳嗽,咽喉痛以及口腔及喉头慢性诸炎症。” ③《中药大辞典》:“滋阴降火。治骨蒸劳热,咳嗽,咳血,咽喉肿痛,噎食反胃,遗精,白浊,膏淋,妇女赤白带下。”

用法与用量 内服:入丸、散,4.5~9g。外用:研末撒。

使用注意:脾、胃虚寒者忌服。

临床应用

方选和验方: ①秋石四精丸(《永类钤方》)治思虑色欲过度,损伤心气,遗精,小便数:秋石、白茯苓各120g,莲肉、芡实各60g。为末,蒸枣肉和,丸梧子大。每空心盐汤下30丸。 ②秋石交感丹(《郑氏家传方》)治白浊遗精:秋石30g,白茯苓15g,菟丝子(炒)15g。为末。用百沸汤300ml,井华水300ml,煮糊,丸梧子大。每服100丸,盐汤下。 ③秋石丸(《仁斋直指方》)治浊气干清,精散而成膏淋,黄白赤黯,如肥膏、蜜、油之状。用秋石、鹿角胶(炒)、桑螵蛸(炙)各15g,白茯苓30g。为末,糕糊丸梧子大。每服50丸,人参汤下。 ④《摘元方》:“治赤白带下:真秋石研末,蒸枣肉捣,丸梧子大。每服60丸,空心醋汤下。” ⑤《医方摘要》:“治噎食反胃:秋石,每用3g,白汤下。”

医药家论述

①《摘元方》:“肿胀忌盐,只以秋石拌饮食。待肿胀消,以盐入罐煅过,少少用之。” ②李时珍《纲目》:“叶梦得《水云录》,极称阴、阳二炼之妙,而《琐碎录》乃云秋石味咸走血,使水不制火,久服令人成渴疾。盖此物既经煅炼,其气近温。服者多是淫欲之人,借此放肆,虚阳妄作,真水愈涸,安得不渴耶?况甚则加以阳药,助其邪火乎?惟丹田虚冷者,服之可耳,观病淋者水虚火极,则煎熬成沙石,小便之炼成秋石,与此一理也。” ③黄宫绣《本草求真》:“秋石据书载能滋阴润脏,退蒸软坚,治痨止嗽,通溺利便,涩精固气;且云经火煅炼,去其咸寒,转为温补,温而不燥,润而不滞,清不损元,降火不败胃,为滋阴降火之药。然窃谓补处少而清处多,温处少而寒处多(温止由于火煅,而非溺中浊气,具有温补之性也)。虚劳火重,服此似不甚碍,间有微功,亦非补中正剂。若使气薄,火衰水泛,纵经煅炼.终不免有虚虚之祸矣(大黄纵经煅炼,亦不能补命门之火,以其气质寒故也)。”

参考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