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口摆

概况

异名:黄栀子(湖北),山栀子(陕西),斩蛇剑(广东)。

基源:为海桐花科海桐花属植物狭叶海桐的全株及果实。海桐花属全世界约300种,中国有44种,8变种。

原植物:狭叶海桐Pittosporum glabratum var.neriifolium Rehd.et Wils.(P.cavalenei Lévl.),又名狭叶厓子花(广东),黑皮子《湖南)。

形态:常绿灌木,高1~2m,全体无毛。叶散生或聚生于枝顶呈假轮生状,叶柄长5~12mm;叶片多为狭披针形,长6~20cm,宽1~2cm,基部楔形,全缘,顶端渐尖。伞形花序生枝顶,有花多朵,花梗长约1cm,有微毛;萼片5,近三角形,长约2mm,有睫毛;花瓣5,长8~12mm;雄蕊5,短于花瓣;子房无毛。蒴果梨形或椭圆形,长2~2.5cm,熟时3瓣裂。种子红色,长约6mm。(图见《中药大辞典》.上册.1411页.2912条图)

生境与分布:生于山坡林中。分布于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广西、贵州。

生药

采集:秋季采收果实或全草。

药性

性味:微甘,凉。

功效:清热除湿。

主治:黄疸,子宫脱出。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

临床应用

单方应用:①《贵州草药》:“治黄疸:金刚口摆果实或全草30g,水煎服。” ②《贵州草药》:“治子宫脱垂:金刚口摆全草30g,水煎服;再将药渣捣敷患处。”

参考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