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苜蓿

概况

异名:苜蓿(《别录》),镰荚苜蓿(《内蒙古中草药》)。

基源:为豆科苜蓿属植物黄花苜蓿全草。

原植物:黄花苜蓿Medicago falcata L.,又名野苜蓿、豆豆苗(内蒙),连花生(《中国主要植物图说·豆科》)。

历史:本品见于《尔雅》,云其:“黄华今谓牛芸草为黄华……叶似苜蓿。”(宋)梅尧臣云:“有芸如苜蓿,生在蓬翟中,黄花三四穗、结穗植无穷。”其描述为黄花,按其分布亦可肯定其即为当今之本品。

形态:多年生草本。多分枝,微被毛,高30~70cm。3出羽状复叶,小叶椭圆形至倒披针形,长1.3~3cm,宽0.3~0.7cm;先端钝圆或微凹,中肋突出,叶缘上部有锯齿,下面被疏柔毛;侧生小叶较小;小叶柄长0.1~0.3cm;托叶披针形,先端尖。总状花序腋生,花10~20朵,簇生于花序轴顶端;花萼钟形,被白柔毛,萼齿披针形;花冠黄色,比萼长2倍。荚果圈卷,长1.5~2cm,成熟时褐色,无毛,种子5~10粒,扁圆形。花果期6~8月。(图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2册.374页.图2478)

生境与分布:生于丘陵低地,草原及沟边。分布于新疆、陕西、甘肃及华北等省区。

生药

采集:夏、秋季采收,晒干。

化学性质

氨基酸[1]、维生素B1、B2[2]、木脂素、酚性物质[3]、黄酮[4]、半乳甘露聚糖[5]和元素Mn、Fe、Cu、Zn等[6]

参考文献

[1] CA 1979;91∶87343g。
[2] CA 1977;87∶148699b。
[3] CA 1984;101∶3965h。
[4] CA 1994;119∶45357p。
[5] CA 1990;112∶155314R。
[6] CA 1977;87∶98944e。

药性

性味:①《中药大辞典》:“甘、微苦,平。” ②《全国中草药汇编》:“苦,平。” ③《新华本草纲要》:“全株:味微苦,性平。”

功效:宽中下气,健脾补虚,利尿,消炎解毒。

主治:胸腹胀满,消化不良,浮肿。《全国中草药汇编》:“主治浮肿,各肿恶疮。”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研末3~4.5g。

临床应用

方选和验方: ①《食物药用指南》:“紫花苜蓿野花生全草各等份洗净、切碎、晒干研末,每日3次,每次1~2g,蜂蜜水冲服。” ②《食物药用指南》:“治浮肿:鲜野苜蓿嫩茎叶100g,豆腐250g,猪油100g,共炖熟1次服下。连续服用。”

单方应用:①《内蒙古中草药》:“治消化不良,胸腹胀满:黄花苜蓿3g。研末冲服,日服2次。” ②《全国中草药汇编》:“治浮肿,各种恶疮:黄花苜蓿鲜品90~150g,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