奴柘刺

概况

异名:奴柘(《本草拾遗》),隈枝(《益部方物略记》),隈支(《纲目拾遗》),葨芝(《云谷杂记》),川破石(《生草药性备要》)。

基源:为桑科柘属植物构棘的棘刺。柘属全世界约10种,中国约5种。

原植物:构棘(udiomd -cochinchinensis(Lour.)Kudoet Masam.〔Vanieria cochinchinensis Lour.;Maclura cochinchinensis(Lour.)Corner〕又名饭团簕(广州)

历史:首载于《本草拾遗》,云:“奴柘生江南山野,似柘,节有刺,冬不凋。”《纲目》谓:“奴柘此树似柘而小,有刺。叶亦如柞叶而小,可饲蚕。”《纲目拾遗》引《益部方物略记》称:“隈支生邳州山谷中,树高丈余,枝秀而弱,开白花,实大如雀卵,状如荔枝,肉黄,肤味甘。”所指为同一植物。

形态:常绿直立或披散状灌木,高2~4m;枝具粗壮伸直或略弯的锐刺,刺长达1cm。叶互生;叶柄长5~10mm;托叶2枚,侧生;叶革质,倒卵状椭圆形或狭卵形,长3~8cm,宽2~3.5cm,顶端钝或短渐尖,基部楔形,全缘,两面无毛;侧脉7~10对。花单性,雌雄异株;头状花序单生或成对腋生,有短梗,被毛;雄花序直径约6mm,花被片3~5,覆瓦状排列,苞片与花被片贴生;雄蕊4枚,直立;雌花序球形,结果时增大,花被片4,顶端厚,被柔毛,包围子房。聚花果肉质,直径1.5~5cm,被毛,成熟橙红色。花期4~5月,果期8月。(图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1册.499页.图998)

生境与分布:生于海拔600~1100m的沟边、山坡灌丛中。分布中国西南及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广东、海南、广西。

化学性质

附 凹头葨芝(香港柘)Cudrania cochinchinensis var.gerontogea(Nakai)Kudo et Mesarnune的根及茎中含枸棘酮(Cudsanone)。根中含黄酮甙、酚类、氨基酸、有机酸、糖类。木心含桑色素(Morin)、大花藜芦酚(Resveratrol)、羟基大花藜芦酚、β谷甾醇、豆甾醇、菜油甾醇、氨基酸、有机酸、糖类等。树皮含脂肪、蜡质、果胶、木质素等[1]。茎皮含呫吨酮(Xanthone)、奴柘刺呫吨酮(Cudraniaxanthone)、老人呫吨酮(Gerontoxanthone)A、B、C、D、E、G、H、I[2]。奴柘异黄酮A(CudraisoflavoneA)[3]

参考文献

[1] 中药志.第2册.人民出版社,1959:471。
[2] CA 1990;112:73824n。
[3] CA 1988;109:3822x。

药性

性味:苦,温。 ①《本草拾遗》:“苦,小温。” ②《中医大辞典·中药分册》:“苦,温。”

功效:活血祛瘀,行气消痞。

主治:血瘕,痃癖,痞块。 ①《本草拾遗》:“主老血瘕,男子痃癖、闪痞。取刺和山棱草、马鞭草作煎如稠糖,病在心,食后;在脐,空心服。当下恶物。” ②《中医大辞典·中药分册》:“治血瘕,痃癖,痞块。”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2g。

临床应用

单方应用:①《本草拾遗》:“治老血瘕,男子痃癖,闪痞:奴柘刺、山棱草、马鞭草各适量,水煎如稠糖。如病在心,食后服;病在脐,空心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