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葡萄

概况

异名:补刀藤、穿过山、山葫芦(《广西药用植物名录》)

基源:为葡萄料植物光叶葡萄的根皮、茎叶。

原植物:光叶葡萄Vitis balansaeana Planch.,又名小葡萄(《海南植物志》)。

形态:木质藤本,有间断性卷须。枝圆柱形,幼时被白色或淡黄色蛛丝状绵毛。叶圆心形,宽5~9cm,先端渐尖,基部近心形或截形,边缘有不规则的小牙齿;叶柄长2~6cm,幼时被蛛丝状白毛。花小,朵性,具纤弱的柄,为聚伞花序排成的圆锥花序,有分枝;花序柄在中部以上有时有卷须;花萼盘状,无毛;花瓣5,白绿色,顶端合生成帽状。浆果小,近球形,深蓝色,有种子2~4。花期秋季。(图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2册.774页.图3277)

生境与分布:生于海拔500m左右的石缝或土坎。分布于中国广东、广西、贵州。越南也有。

化学性质

藤含酚类。

参考文献

江苏新医学院.中药大辞典.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4519。

药性

功效:根皮:舒筋活血,清热解毒,生肌利湿。茎叶:解毒,止痛,消肿。

主治:①《广西植物名录》:“骨折,风湿瘫痪,劳伤,无名肿毒,赤痢。” ②《广西药用植物名录》:“风湿痹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15g。外用:捣敷。

临床应用

单方应用《全国中草药汇编》:“治骨折,风湿瘫痪,劳伤,疮疡肿毒,赤痢:小果野葡萄(假葡萄)6~9g,煎服;外服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