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苋

概况

基源:为苋科苋属植物皱果苋的全草或根。

原植物:皱果苋Amaranthus viridis L,又名绿苋(《中国北部植物图志》)。

形态:一年生草本,高40~80cm,全体无毛。茎直立,少分枝。叶互生,卵形至卵状矩圆形,长2~9cm,宽2.5~6cm,顶端微缺,稀圆钝,具小芒尖,基部近截形;叶柄长3~6cm。花单性或杂性,成腋生穗状花序,或再集成大型顶生圆锥花序;苞片和小苞片干膜质,披针形,小;花被片3,膜质,长圆形或倒披针形;雄蕊3。胞果扁球形,不裂,极皱缩,超出宿存花被片。种子近球形,直径约1mm。花期6~8月,果期8~10月。(图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1册.606.图1212)

生境与分布:为田间杂草;原产热带非洲,广泛分布于两半球的温带、亚热带和热带地区。中国南北各地均有分布。

生药

采集:春、夏季采收,除去杂质,晒干或鲜用。

贮藏:晒干用者置干燥处,防霉。

化学性质

含维生素C[1]和6种植物甾醇[2],有24-乙基胆甾-5-烯醇[△5(24-Ethylchlsterol)]、24-乙基-22-去氢胆甾-5-烯醇、24-甲基胆甾-7-烯醇、24-乙基胆甾-7-烯醇、24-甲基-22-去氢胆甾-7-烯醇和24-乙基-22-去氢胆甾-7-烯醇。

参考文献

[1] 中药大辞典.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679。
[2] Fitoterapia 1986;57:267。

药性

性味:甘、淡,凉。 ①《图经本草》:“大寒。” ②江西《草药手册》:“甘、淡,凉。” ③厦门《新疗法与中草药选编》:“甘,寒。” ④《全国中草药汇编》:“甘、淡,微寒。” ⑤《福建药物志》:“甘,凉。”

归经:大肠、小肠、胃经。

功效:清热利湿,消肿解毒。

主治:痢疾,疔疮,乳痈,牙疳,痔疮肿痛,蛇虫咬伤。 ①《纲目》:“利大小肠。治初痢,滑胎。” ②《广西药用植物名录》:“根:治痢疾;叶:治蛇伤。” ③江西《草药手册》;“清热,解毒,利尿,止痛,明目。” ④厦门《新疗法与中草药选编》:“清热,利尿,止痢。” ⑤《中药大辞典》:“清热,解毒。治疮肿,牙疳,虫咬。” ⑥《全国中草药汇编》:“清热利湿。治细菌性痢疾,肠炎,乳腺炎,痔疮肿痛。” ⑦《福建药物志》:“清热利湿,消肿解毒。治痢疾,痔疮肿痛,蛇头疔,乳痈,毒蛇咬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0~60g。外用:适量,煎水洗、捣敷或煅研外擦。

临床应用

单方应用:①江西《草药手册》:“治疮肿:野苋、龙葵。煎水洗。” ②江西《草药手册》:“治走马牙疳:野苋根,煅存性,加冰片少许,研匀擦牙龈。” ③姚僧坦《集验方》:“治蜂虿螯伤:野苋挼擦之。”

食疗:①《福建中草药》:“治痔疮肿痛:白苋鲜根30~60g,猪大肠1段。水煎,饭前服。” ②《福建中草药》:“治乳痈:白苋鲜根30~60g,鸭蛋1个。水煎服。另用鲜叶和冷饭捣烂外敷。” ③厦门《新疗法与中草药洗编》:“治赤白痢:白苋鲜根30~60g,冰糖15g。水煎,饭前服。”

参考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