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八角

概况

异名:旱皂角(《云南药用植物名录》),球花紫云英(《秦岭巴山天然药物志》)。

基源:为豆科紫云英属植物地八角的全草。紫云英属全世界约1600种,中国有130余种。

原植物:地八角Astragalus bhotanensis Baker,又名不丹黄芪(《中国主要植物图说·豆科》)

形态:多年生草本。茎直立。斜升或匍匐,高30~100cm,疏被白色丁字毛。单数羽状复叶,小叶11~25~29;倒卵形或倒卵状椭圆形,长0.6~2.3cm,宽0.4~11cm,先端钝,具小刺尖,全缘,基部楔形,上面无毛,下面被白色丁字毛;近无柄,托叶宽披针形。总状花序,花8~26,密集于花序轴顶端而近似于头状;总花梗劲直,长4~12cm,疏被白色丁字毛;苞片1,宽披针形,小苞片2,短于苞片,成对着生于萼筒基部,均被白色短柔毛;萼筒长约5mm,萼齿披针形,疏被白色长柔毛;花冠红色、紫色、灰蓝毛、微白色或淡黄色;旗瓣倒披针形,长约1.1cm,宽约0.35cm,先端微凹或钝,无爪;翼瓣狭长圆形,长约9mm,宽约1.5mm,具耳及爪;龙骨瓣长0.9~1cm,宽2~2.5cm,亦具爪和耳;子房无毛。荚果圆柱形,侧扁,黑色或褐色,2室,长2~2.5cm,宽0.6~0.8cm,先端有喙,无果柄。种子多数,肾形,棕褐色。花期3~8月,果期6~8月。(图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2册.417页.图2564)

生境与分布:生于海拔600~2800m的山坡、河滩、田边、沟旁、山地阴湿地带。分布于中国西南及陕西、甘肃。不丹也有分布。

生药

采集:秋季采收,洗净,晒干。

贮藏:置干燥处,防霉蛀。

药性

性味:苦、涩,凉。

功效:清热,解毒,利尿。

主治:扁桃体炎,浮肿,牙痛,口鼻出血,麻疹。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30g。

临床应用

单方应用:《昆明民间常用草药》:“治麻疹:地八角全草30g,水煎服。(适用于出疹期)。”

参考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