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纹

中国传统图案之一。龙是古代传说中一种善变化、兴云雨、利万物的神异动物。龙纹作为一种普遍的文化现象与中华民族文化的各个领域保持着广泛而深刻的联系。龙的形象长期出现在建筑、工艺品的装饰上,并家喻户晓。封建社会时期,龙被引喻为皇帝的代表,并被宫廷垄断,宫廷建筑与御用器物均以龙纹为装饰特征,使龙具备了高贵、至上的内涵。自古以来,有关龙的种种传说又使其成为神,人们常凭借这一形象寄托着对超自然力量的向往。因此,龙纹又是自发宗教崇拜的反映。龙纹所包涵的社会内容使它在中国工艺美术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关于龙的起源及龙纹的成因尚无统一的定论。一般认为,龙纹源于远古的图腾崇拜,是那些以蛇或鳄鱼等动物为图腾的部落在联并融合过程中将各自图腾综合的结果。也有人认为,龙是在科学尚不发达的原始社会时期人们对闪电或彩虹等自然现象做出的解释或想象。还有人认为,龙的形象并非源于某一具体的事物,而是赖以寄托各种特定观念的形骸,是观念的形象表述。

龙纹的雏形最早见于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物中。红山文化遗物中发现了类似龙形的玉器饰物。马家窑文化遗物中发现了绘有类似龙形的彩陶壶,体态似鱼,生两爪,披鳞。商周时期的玉器、石雕和青铜器装饰均大量地采用了类似龙形的纹样,又以独角独足的夔龙最为多见(图1 )。同一时期在甲骨文、金文中已出现数十种“龙”字,这些文字均以表现扭动的虫形身躯为特征。秦汉以来,龙的形态基本定形,头、角、四爪及尾均具备鲜明的特征,身躯由短而粗变为修长而柔细(图2 )。秦汉将龙、凤、麟、龟合称为“四灵兽”,用作象征四方方位。南北朝以后,龙的形象更加复杂、丰富,头部增大、双角耸立、项部和颏部鬣须加长,身躯扭曲,富于变化。唐宋时期,龙的造型趋于完善,并开始走向程式化。封建统治者将龙定为至尊至贵的代表。明清时期是龙纹最后定型阶段,龙的外形增强威猛、华贵和狞厉的特性。其基本形象以“三停九似”为标准:自首至膊,自膊至腰,自腰至尾是为“三停”(弯曲),从总体上规定了龙的布局;“九似”是角似鹿、头似驼、眼似鬼、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鲤、爪似鹰、掌似虎、耳似牛,从局部规定了龙的具体形象,从而具备了完整的结构(图3 )。

图 图 图

龙纹自诞生以来,不仅自身形象得以不断地丰富和完善,并出现了多种类似龙的图案。这些形象,有的来自鱼或龟的演化,有的来自走兽的演化,也有的来自古文字的同音假借。计有:蒲牢,性好鸣,常装饰为铸钟上的钮鼻;赑屃, 性好负重,形似龟,常装饰为驮碑之石趺;螭吻,性好吞,常装饰为殿脊兽头;狴犴,好讼,常装饰为狱门铺首;,性好水,常装饰为桥拱兽头;睚眦,性好杀,常装饰于刀剑;金猊,性好烟,常装饰为香炉腿兽头;椒图,性好闭,常装饰为门上衔环兽头;囚牛,好音乐,常装饰为胡琴上端兽头;嘲风,性好险,常装饰为殿阁角上的走兽;狻猊,性好坐,常装饰于佛座;,性好文,常装饰于石碑两旁;螯鱼,好吞火,常装饰为蹲于屋脊的兽;金吾,性通灵不睡,常装饰于锁上。此外,尚有虭蛥,性同嘲风;蟋蜴,性同睚眦;宪章,性同狴犴;螭虎,性同等。这些龙族的附属形象具有较强的民间艺术色彩。

参考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