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用运输机

用于从事客货运输的非军用飞机

结构和特点

民用运输机主要由机身、机翼、尾翼、起落架、发动机等部分组成。

(1)机身:飞机的主体。其他各个组成部分都直接安装在机身上,机身前部布置有驾驶舱和操纵系统。机身还是承载的容器。客机的机身内有客舱、行李舱和服务舱,货机则安排有货舱。

(2)机翼:使飞机产生升力并在空中保持稳定性的主要部分。机翼上有襟翼、副翼等操纵面。大多数机型都把主要的燃油箱安置在机翼里面。

(3)尾翼:通常由垂直尾翼和水平尾翼组成。垂直尾翼上安装方向舵,水平尾翼上安装升降舵,两者均为飞机的重要操纵面。

(4)起落架:飞机起飞离地前、着陆后滑跑和地面滑行时使用的机轮组及其支架的总称。多数飞机的起落架在飞机升空后可以收入机身,以减小飞行阻力。在雪地或水上起降的飞机起落架,可以用橇板或浮筒代替轮子。

(5)发动机:飞机的动力装置。当前,航空发动机有活塞式和涡轮式两大类。

民用运输机的主要特点是经济、舒适。要求最大限度地提高燃油效率,降低飞行成本。客舱的设计,要求能为旅客提供优越、舒适的生活条件。

发展概况

飞机最早用于民间运输是1918年在巴黎-伦敦间和纽约-华盛顿芝加哥间分别开办的定期邮政航班。比较成熟的民用运输机出现在30年代,如美国生产的“DC-3”和德国生产的容克“JU-52”等型飞机。它们的动力装置是活塞式发动机,最大飞行高度3000~4000米,可载运旅客20~30位或装运货物2~3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航空技术进步很快,民用运输机在安全性、经济性及其他技术性能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展。1953年英国首先研制成功以涡轮螺旋桨发动机为动力装置的“子爵”号飞机。随后,美国和苏联都研制出涡轮螺旋桨式飞机,投入航空运输市场。与此同时,飞机制造业把涡轮喷气技术用于民用飞机也取得成功。英国最先研制喷气式运输机,他们的“彗星1”型飞机在1949年进行了试飞。苏联于1956年最先把喷气式运输机“图104”型投入航班飞行。喷气式运输机的出现,在民用运输机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这种飞机速度快,载量大,维护简便,经营成本比活塞式飞机低,因此很快得到普遍应用。喷气式运输机的各项技术性能都优于活塞式运输机,其飞行高度可达1万米以上,速度达马赫数0.8以上,起飞全重、载客量和航程都达到了新水平。第一代喷气式运输机以美国“波音707”型、“DC-8”等型飞机较有代表性。涡轮喷气式发动机经过两次重大改进,从60年代初的低流量比的涡轮喷气发动机发展到70年代高流量比涡轮风扇发动机,使燃油效率有了较大的提高。动力装置的改进,促进了新型运输机的诞生。70年代初问世的宽体民用运输机的显著特点是耗油量低、噪声小、人公里的成本相对降低。远程型的宽体飞机,航程可达1万公里以上,载重量成倍增长,如美国“波音747”型飞机的最大起飞全重超过350吨,可搭载乘客500人以上。

超音速民用运输机从技术性能上说,已进入实用阶段,如英法合制的“协和”号和苏联的“图-144”型飞机均曾投入航线载客飞行,但因技术经济性能差,环境污染严重而不能广泛应用。上述问题解决之后,超音速飞机将会成为新一代民用运输机。

图 分类

民用运输机根据起飞重量分为小型、中型、大型三种;按航程分为近程、中程、远程三种,但国际上没有统一划分的定量标准;按用途分为客机和货机。为了保证旅客的安全、舒适,高空飞行的现代客机客舱都是增压密封舱,舱内装备有旅客座椅以及空调、供氧、救生等生活服务和安全保证设备。货机舱内设有装卸货物和集装箱的辅助设备,如起重、滑动装置和货物固定设备等。

在航空运输领域内,除使用飞机外,还使用可以垂直起降和空中悬停的旋翼机,亦称直升机。它可以执行飞机所无法执行的任务,但因直升机的营运成本高,所以在客货运输方面应用较少,主要用于各种专业任务,如支援近海油田开发、医疗救护等方面。

截至1983年底,全世界航空公司拥有起飞全重在9吨以上的民用运输机近万架,其中喷气式飞机6760架,涡轮螺旋桨式飞机1500架,活塞式飞机880架。活塞式飞机均系50年代以前的产品,正在逐步被淘汰,已不担任主要航班运输任务。

在20世纪内,民用运输机的发展将针对能源紧张、燃油价格上涨和要求提高环境保护水平的现实,着重解决提高燃油效率、降低飞行成本、减少大气污染和降低噪声水平等问题。(见彩图)

民用客机结构剖视图
参考书目
  1. 国际航空杂志社编:《国外飞机手册》,知识出版社,北京,1982。
  2. W.J.Boyne, D.S.Lopez, The Jet Age, Smithsonioninstitution pr.,Washington City,1979.
  3. 雅科夫列夫著,三机部六二八所译:《苏联飞机制造五十年》,北京,19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