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旺分水

明清两代京杭运河山东段(会通河)的水源分配枢纽。元代至元二十六年(1289)开会通河,利用汶河上的堽城坝,引汶水经洸河至济宁会源闸入运河向南北分流。因济宁以北地势稍高,分水不畅,影响京杭运河的运输能力。明代永乐九年(1411),宋礼主持重开会通河,采用汶上老人白英的建议在堽城坝下游另建戴村坝(见彩图),引汶水由南旺引水渠至会通河最高点南旺向两面分流,作为济运的主要水源。成化年间于分水口南北建闸控制,使合理分配水量。弘治年间,完全代替了堽城分水枢纽。会通河经汶水调济后,又沿途接纳泉水及溪流,使全线用水基本得以保障。南旺分水口周围分布着马踏、蜀山、南旺诸湖,与引水渠、运河都有斗门相通,用以调节水量,称水柜(见图)。在使用过程中,分水口沉积了大量泥沙,明清两代都有定期挑浚制度。清末,黄河北徙,冲断山东运河,漕运停止,南旺分水逐渐废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戴村坝河口坝仍用于防洪和河道整治

山东戴村坝,曾是引汶水接济京杭运河的引水枢纽,始建于1411年 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