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虹吸管

用以输送渠道水流穿过河渠、溪谷、洼地、道路的压力管道。常用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材料制成,也有用混凝土、钢管制做的,主要根据承压水头、管径和材料供应情况选用(见彩图)。倒虹吸管由进口段、管身段、出口段三部分组成。

陕西宝鸡峡引渭倒虹吸管

根据管路埋设情况及高差大小,倒虹吸管有下列几种布置形式:对高差不大的小倒虹吸管,常采用斜管式和竖井式。高差大的倒虹吸管,当跨越干谷或山沟时,管道一般沿地面敷设,在转弯和变坡地段设置镇墩,其作用是连接和稳定两侧管道。管道可埋设于地面以下(图a),也可敷设于地面或在管身上填土。当管道跨越深谷或山洪沟时,可在深槽部分建桥,在其上铺设管道过河(图b)。管道在桥头两端山坡转弯处设镇墩,并于其上开设放水冲沙孔。两岸管道仍沿地面敷设。这类倒虹吸管又称桥式倒虹吸管。根据过水流量大小、运用要求及经济比较,倒虹吸管可布置成单管、双管或多管。设置双管或多管,可以轮流检修,不影响运行;小流量时,还可利用部分管路过水,以增加管内流速,防止泥沙在管中淤积。管身断面形式有圆形、矩形及城门洞形等,其中圆形采用较多。

图

倒虹吸管进口段一般包括渐变段、进水口拦污栅、闸门、挡水墙等。对含沙量多的渠道,还可在进水口前加设沉沙池。为了渠道水位与管道入口水位在通过不同流量时良好衔接,可在管道进口前修建前池,或将管道进口底高程降低,并在管口前设斜坡段。出口段一般设消力池,用以调整出口流速分布。

倒虹吸管的设计包括:管路及进出口布置,管身及镇墩的形式选择,水力计算和结构设计。由于倒虹吸管检修较困难,在设计中应注意为检修创造条件。

倒虹吸管有悠久的历史。公元前180年在古希腊(今土耳其)帕加马曾建筑一座倒虹吸管,其下弯穿越河谷的深度超过200m,管径为30cm。倒虹吸管在中国古代称为渴乌,公元186年在《后汉书》中已见记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修建了大量倒虹吸管,在结构形式、用材、施工方法和制管工艺上有不少发展。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管由于其承压较高,具有较高的抗裂性、抗渗性,故得到了推广。

参考书目
  1. 余际可等编著:《倒虹吸管》,水利电力出版社,北京,1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