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源

浏览

资料一

图

中国清代地主阶级主张革新的爱国主义思想家。字默深,湖南邵阳人。曾两入陶澍(1779~1839)之幕,协助筹议漕运、票盐、水利等问题,后历任知县、知州。一生著作丰富,主要有《古微堂集》、《圣武记》及《海国图志》等,并受江苏布政使贺长龄(1785~1848)之聘编辑《皇朝经世文编》(见《清经世文编》)。

魏源生活在鸦片战争前后中国社会开始发生转变的动荡时代。他的经济思想基本上仍然属于封建主义思想体系的范畴,但是在他的革新思想中却带有某些资本主义的倾向,具有强烈的反抗外国资本主义侵略的爱国主义精神。

本末论

魏源有传统的农本观念,认为在一般情况下,“食先于货”(《圣武记·军储篇一》)。他把农业生产看作“本富”,而以货币财富为“末富”;把“有田富民”(地主)看作国家财富和力量的主要基础,要求政府对之实行保护政策。他虽然重视“本富”,但是对待“末富”,即“无田富民”,并不主张抑制。他在关于漕、盐、矿等方面的论述中,都明显地反映了利商、用商思想。例如,在漕运方面,他主张改河运为海运,改官运为商运,借助海商的力量,革除官运的积弊。在盐政方面,主张改纲行票,轻盐税以敌私等。在鸦片战争时期,他提出在当时的形势下,“货”比“食”更为重要的观点,指出:“语今日缓本急标之法,则货又先于食”(《军储篇一》),这是本末观点的一个新发展。这种思想在当时是有利于资本主义因素的发展的。

奢俭论

魏源认为俭是美德。但是黜奢崇俭只能在统治者的上层和贫民中提倡,因为上层统治者如果尚奢,就会由于不足而生攘夺;贫苦人民则应该安分守己,不应有过分要求。只有对于富民,才可以容许一定程度的奢侈,因为富民尚奢,可以增加消费,使贫民能够向富民提供更多的劳动产品和服役,从而可以“通工易事,泽及三族”(《古微堂内集·治篇十四》)。魏源这一观点,多少接触到增加消费对促进生产的作用。

学习西方的思想

魏源是中国近代史上最早明确提出向西方学习的思想家。为了寻求富国强兵、抵御侵略之道,他继林则徐之后,更明确地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海国图志叙》)的主张。他认为,首先应学习西方近代军事工业技术,即“坚船利炮”。开始他的注意力还只在向西方买进船炮,后来逐渐主张在本国设官办船炮局制造,以摆脱对外洋的依赖。这些官炮局已不是旧式手工业兵器工场,而是效法西方的新式近代工业。它所制造的船械,可以卖给商人。而且除制造船炮以外,还可以制造一些属于民用的龙尾车、风锯、水锯、火轮舟等工业产品。这就意味着官炮局,已不单纯是官办军事工业,还包括一部分属于商品生产的民用工业。更为重要的是,魏源提出除官办厂以外还可以允许民办,这实际上已表现出他有要效法西方,发展带有资本主义性质的近代工业的意图。

《海国图志》(清刻本) 对外通商观点

魏源坚决主张严禁鸦片贸易,防止白银外流,但是也坚决反对闭关锁国的保守做法,主张开展正常的对外贸易,以“自修自强”。因此,他认为凡有利于国计民生、生产发展和国防的物资都可以允许进口。在出口方面,他主张积极组织丝茶等输出。在《海国图志》中,他还多次提到“补货价”,这实际上已接触到对外贸易中平衡贸易差额的理论。

货币观点

魏源认为权衡万物轻重的货币,必须是“五行百产之精华”,“天地自然之珍”,即量小值大的珍贵物资。白银恰巧具有这个特质,事实上又久已成为广泛流通的货币,所以货币必然归结为白银。从金属论出发,魏源驳斥了王瑬的无限发行不兑现纸币的“废银行钞”论,指出国家发行货币,应该“一主于便民,而不在于罔利”。滥发纸币,久之必然贬值,物价腾踊,百货滞而不行。他对不兑现纸币,采取绝对否定的态度,至于以“官钱为本”的兑现纸币,则认为还是可行的。针对当时货币的流通情况,他建议采取两点措施:一是“采金”,鼓励商民开采银矿,以增加银的来源。二是“更币”,“仿番制以抑番饼”(《圣武记·军储篇三》),即仿效西方铸造银币,以抵制外国银元。魏源这一建议,反映了中国货币由称量货币向计量货币推进的要求,也反映了他力图抵制外国金融掠夺,维护民族利益的愿望。

资料二

图

中国清代思想家、地理学家。字默深,乾隆五十九年三月二十四日(1794年4月23日)生于湖南邵阳,咸丰七年三月一日(1857年3月26日)殁于杭州。道光进士,官至知州,学识渊博,著述很多,主要有《书古微》、《诗古微》、《默觚》、《老子本义》、《圣武记》、《元史新编》和《海国图志》等。《海国图志》是其中有较大影响的一部,也是他作为地理学家的代表作。该书有50卷本、60卷本和百卷本三种。他以林则徐主持编译的《四洲志》为基础,于道光二十二年(1842)编成50卷本,道光二十七年(1847)扩充为60卷本,次年徐继畲的《瀛环志略》问世,魏源吸取该书和其他资料,于咸丰二年(1852)增补为100卷本。

《海国图志》内容丰富,记述了世界各国的地理、历史、经济、政治、军事和科学技术,乃至宗教、文化等情况,并附有世界地图、各大洲地图和分国地图等。此书旨在唤起国人,学习外国的长技,兴利除弊,增强国力,抵抗外来侵略。它与成书时间相近的《瀛环志略》是中国学者编写的最早的两部世界地理著作。

资料三

图

中国近代思想家。原名远达,字默深,湖南邵阳人。早年潜心王阳明的心学,后从清代经学家刘逢禄 (1776~1829) 学《公羊春秋》,注重经世致用之学,与龚自珍齐名。曾代江苏布政使贺长龄编辑《皇朝经世文编》。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进士,曾任江苏东台、兴化等县知县、高邮知州等。积极参加过反抗英国侵略军的斗争,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口号。后又参预攻打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军。晚年,先居兴化整理著述,继居杭州“寄僧舍”,潜心佛学。

魏源著述较多,有《古微堂集》、《古微堂诗集》、《元史新编》、《老子本义》、《孙子集注》、《书古微》、《诗古微》、《圣武记》、《海国图志》等。1976年中华书局出版新编《魏源集》。《古微堂集》中的《默觚》是他的哲学代表作。

魏源在认识论上注重习行,反对脱离实际,具有明显的唯物主义倾向。他说:“及之而后知,履之而后艰,焉有不行而能知者乎?……披五岳之图,以为知山,不如樵夫之一足;谈沧溟之广,以为知海,不如估客之一瞥;疏八珍之谱,以为知味,不如庖丁之一啜。”又说:“善琴弈者不视谱,善相马者不按图;善治民者不泥法,无他,亲历诸身而已。”他正确地强调了习行,但未能解决感性经验和理性认识的关系问题。他说:“人之心即天地之心,诚使物交物引之际,回光反顾,而天命有不赫然方寸者乎?”只要“回光反照,则为独知独觉;彻悟心源,万物备我,则为大知大觉”。在这里他又陷入了唯心主义。

魏源有较丰富的朴素辩证法思想,他认为任何事物都包含着矛盾,“天下物无独必有对”,“有对之中必一主一辅,则对而不失为独”,且矛盾的两个方面可以互相转化,“暑极不生暑而生寒,寒极不生寒而生暑。屈之甚者信必烈,伏之久者飞必决”。而矛盾的相克相生,促成事物的变化和发展,“故气化无一息不变”。他的社会历史观具有较明显的变易进化观点,他说:“租、庸、调变而两税,两税变而条编。变古愈尽,便民愈甚,虽圣王复作,必不舍条编而复两税,舍两税而复租庸调也。”但他这种变易进化观有很大局限性。他认为封建社会的“道”,封建专制制度及三纲五常是根本不变的,说“其不变者道而已”。

魏源还主张鬼神之说,认为“鬼神之说,其有益于人心,阴辅王教者甚大,王法显诛所不及者,惟阴教足以慑之”。并明确反对无鬼论,说:“无鬼非圣人宗庙祭祀之教,徒使小人为恶无忌惮。”但他是一位改革派,注重人为,强调“造化自我”,说:“人定胜天,既可转贵富寿为贫贱夭,则贫贱夭亦可转为贵富寿。”这一思想又违反有神论。

魏源哲学的矛盾,反映了地主阶级改革派的思想矛盾。

资料四

图

中国清代思想家、史学家。 字默深,湖南邵阳人。21岁到北京研习汉学、宋学、公羊春秋学,并同林则徐、龚自珍等一起研究学问,谈论时政,也曾在工部侍郎李宗瀚家当过家庭教师。29岁中举,江苏布政使贺长龄聘为幕友,为辑《皇朝经世文编》。他关心经济之学,常为巡抚总督们筹商漕运、水利、盐法等政。

鸦片战争爆发,江浙震动。魏源坚决主张抵抗侵略,参加钦差大臣裕谦幕府,筹划浙江前线的抗英斗争。裕谦阵亡,《南京条约》订立后,他著《圣武记》,歌颂清朝初年的武功,感叹鸦片战争后清朝国力的衰弱,希望激励政府振兴武备,抵抗侵略。52岁考中进士,分发江苏担任知州。居丧期间,参照依据林则徐的《四洲志》等书,编成《海国图志》。服满担任兴化知县。58岁任高邮知州。61岁充皖军周天爵的幕僚,两次参与镇压太平天国革命军的反动军事行动。后居兴化,手订生平著述。64岁时病逝。

魏源曾批评清末教育的积弊说:“士之穷而在下者,自科举则以声音诂训相高;达而在上者,翰林则以书艺工敏;部曹则以胥史案例为本,举天下人士尽出于无用之途,此前代所无也。”他一贯重视培养人才,致力于改建书院,储藏卷籍,设立义学,育婴恤嫠,接种牛痘等文教卫生措施。对于前来问学的人,总是娓娓不倦地譬喻诱导,言教身教。他认为,国家不怕财政困难,只怕人才不够,鸦片战争以来人们思想上的“积患”,在于不知发愤和忧患,而愤和忧正是人心能由愚昧而觉悟及人才能由虚浮而务实的原因。他认为必须愤悱讲画,去掉思想上的蒙昧无知;“以实事程实功, 以实功程实事”,去掉人才的虚患。他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学习外国先进技术,用来富国强兵,抵御外侮。他还主张研究学术要联系当前的政治和社会实际,提倡经世致用,抨击当时空疏繁琐脱离现实的汉学和宋学,他又强调善言心的要以事实来验证,善言人的要以法制为依据,善言古的要以今来论证,善言我的要以物为依据。

魏源反对关于心性的迂阔之谈和玄奥空虚的天理。提倡“亲历诸身”和“验诸实事”的学问。他认为,人的聪明才智不是先天的而是后获的,通过努力完全可以改变天资的自然差别,“中人可易为上智”。他反对所谓“圣人”能够生知、安行的先验论。他指出,如果真的这样,为什么孔子会发愤忘食,周公会坐以待旦,文王能在忧患中作《易》,孔子希望多活几年来学《易》。这说明作为圣人的孔子、周公、文王都不是“生知”的,而主要靠后天学习。他还强调直接经验的重要性,认为今天的经验比古人的重要,教师的“身教”比“言教”更重要。只有“及之而后知,履之而后艰”,接触事物才能认识事物,通过实践才会感到困难。不通过亲身接触和实践,不能获得真知。

参考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