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团主义

浏览

又称无政府工团主义或革命工团主义。工会运动中的无政府主义。最早出现于19世纪末的西欧拉丁语系国家,20世纪初在法国和意大利广泛传播。1906年法国劳工总同盟亚眠代表大会把工团主义的理论和策略原则写进了《亚眠宪章》,作为法国工会运动的指导思想。20世纪初期,工团主义由法、意等国传至西班牙、葡萄牙、挪威、荷兰、美国及阿根廷、乌拉圭、智利、墨西哥拉丁美洲国家。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后,俄国共产党(布)内也曾出现过工团主义的反党派别──工人反对派。30年代后,随着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加深和阶级斗争的激化,工团主义影响日益削弱。代表人物有法国的G.索列尔、贝蒂埃、德勒萨尔和意大利的A.拉布里奥拉、列昂奈等。其中索列尔的理论较为系统和完备,著有《工团主义的前途》、《现代经济概论》、《进步的幻想》、《论暴力》等。

工团主义者提出,工团(工会)是反映工人全部生活的现实单位,是工人阶级组织的自然形式,是阶级意识的“熔炉”,它是组织工人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的唯一手段。工团将消灭一切政治组织,并将完全取代国家。工团主义者认为,国家就其本质而言是资产阶级压迫的工具。反抗是人类本性中存在的一种动力,工人反抗资本剥削的唯一形式是罢工。任何罢工,都有助于提高工人阶级的反抗意识,并有可能导致总罢工的爆发。在工会领导下的总罢工则是工人推翻资本主义的普遍途径和手段。他们并不否定阶级斗争,但否定政治斗争是阶级斗争的主要形式,把阶级斗争仅仅归结为经济斗争。他们也不否定消灭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必要性,但认为生产资料应归工会所有。他们反对建立社会主义政党,认为社会主义政党不是工人的阶级组织,而是一切阶级基于对社会主义信仰的“思想体系的联盟”,不能领导工人阶级实现自身的解放。主张在资本主义制度被推翻后,建立一种没有国家、军队和法律,根据经济需要自由结合的,以工人为主体的无政府状态社会。В.И.列宁在反对第二国际修正主义斗争中,同时揭露工团主义是来自左面的修正主义,是机会主义的同胞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