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原理

浏览

将依一定时序摄制的景物各运动阶段的静止画面连续映现出来,借助人的视觉暂留,在人的视觉中造成再现景物运动影像的效果。

1725~1839年,一些科学家研究了某些物质的感光性,继而发明了摄影术。人类从此便可用感光材料逼真地记录和传播自己所看到的现象、人物等。但当时获得的影像是静止不动的。

活动影像

在电影发明以前,不论进行何种方法的实验,都是把运动的景物、现象依一定时序拍成一幅幅各运动阶段的静止画面,再设法使它们依同样的时序逐一呈现,让人依次看到,这样便在观者大脑中产生动的印象。眼睛的作用主要是观看这一幅幅静止的画面,并未看到形像的活动,活动只是大脑的联系印象。这是大脑对生活经验中积累的物体运动印象的条件反射。不仅从物体位移各阶段拍摄的一系列静止影像可以产生动感,即使只看到物体运动的两极阶段也会产生动感。例如来回观看下图1、2中的小人,就会产生小人的双手在不断平伸、下垂,两腿在不断分开、并拢的感觉,觉得他在跳跃;同样,交替看图3、4便会产生水波起伏的印象。若用两个幻灯机交替放映这两组图,则效果更为明显。受静止画面的更迭可产生动感的启发,开始了电影拍摄和放映的一系列实验。

影像活动原理f

视觉暂留

在放映电影的过程中,画面被一幅幅地放映在银幕上。画幅移开时,光线就被遮住,幕上便出现短暂的黑暗;每放映一个画幅后,幕上就黑暗一次。但这一次次的黑暗,被人的视觉生理现象“视觉暂留”所弥补。人眼在观察景物时,光信号传入大脑神经需经过一段短暂时间,光的作用结束时,视觉也不立即消失。残留的视觉称“后像”;视觉的这一现象称为“视觉暂留”。比利时科学家J.A.普拉托于1829年奠定了这一理论。经许多科学家研究确定,视觉暂留时间约为 1/5秒到1/30秒。当电影画面换幅频率达到每秒15~30幅之间时,观看者便见不到黑暗的间隔了。因此,电影发明初期,无声电影的标准换幅频率为每秒16幅(每秒输片 1英尺),之后的有声电影则改为每秒24幅。

拍摄电影时要用长条胶片,每拍摄一幅画面,暂停刹那,进行曝光,再移动胶片,拍摄下一幅画面,如此逐幅拍摄。美国人G.伊斯曼于1889年制造成卷的透明电影胶片,保证了电影的拍摄和放映。

闪烁和闪烁频率

借助视觉暂留现象,在胶片连续移动时,观众就能看到连续的活动影像。但胶片上画幅间隔造成影像的时明时暗使人有闪烁感。经实验研究,当闪烁频率提高到一定数值时,感受器官就来不及反应这一变化,而反应为连续刺激,于是闪烁感就消失了。闪烁开始混合成为连续刺激时的闪烁频率称为“临界闪烁频率”。临界闪烁频率与银幕亮度有关,亮度越大,临界闪烁频率越高,即银幕上影像越亮,则越容易感觉到闪烁。当亮度达到10~30尼特时,临界闪烁频率约为每秒42~48次。这一频率相当于普通电影画面影像较亮部分的闪烁频率,如影像中天空部分的闪烁频率。

为了放映时能容纳较多的观众,必须使用较大的银幕并随之提高银幕的照度,使银幕具有较高的亮度,但这样会使观众更容易感到闪烁。为了克服这种情况必须提高闪烁率。增加输片速度固然可以提高闪烁频率,但要耗费更多的胶片。更好的办法是增加放映机遮光器的叶片数。

录音还音

电影录音电影放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