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修午德,C.

浏览

英国小说家。出生于英国柴郡一个军官的家庭。1924年入剑桥大学学习,1925年辍学以后开始从事写作,1928年发表第一部小说《纪念碑》。

1930年前往柏林学习德语,同时教授英语,为时3年。在这期间他观察了德国产生纳粹主义的政治和社会条件,写了两部以希特勒上台以前的柏林为背景的小说。一部是《诺里斯先生换火车》(1935),主角诺里斯就是这个动乱堕落的社会的缩影。另一部是《再见吧,柏林》(1939),收入著名的《萨丽·鲍尔斯》等6部中、短篇小说。作者自称“是一部快门开着的照相机,完全被动,只记录,不思考”。他的镜头拍摄了在苦海里沉沦的形形色色的人物,反映出那个时期德国“精神、经济和意识形态的破产”。

衣修午德是诗人奥登的好友。30年代中期,两人合写了三部诗剧,表达了比较激进的思想。1938年春天,两人一同到中国采访,合写《战地行》(1939),其中游记部分由衣修午德执笔,对中国的抗日战争表示同情与支持。1939年又与奥登一同前往美国定居,后于1946年取得美国国籍。

到美国后写的小说有《紫罗兰姑娘》(1945)、《夜晚的世界》(1954)、《单身汉》(1964)、《河畔相会》(1967)等。在这些小说中,多数写“瑜珈”与同性爱。自传《克里斯托夫和他的族类》于1976年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