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家昇

浏览

图

中国当代民族史学家。字伯平,汉族。山西省孝义县人。1927年入燕京大学攻读历史,结业后为研究生,得硕士学位。后分别在燕京大学、北京大学、东北大学任教。曾与顾颉刚合编《禹贡》。1937年赴美国工作和学习,1947年回国,任北平研究院史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历任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中央民族学院教授,以及中国科学院民族研究所研究员,后兼该所少数民族社会历史研究室副主任。1964年当选为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冯家昇在学生时代研究辽史,著《辽代源流与辽史初校》,开创了从校勘入手全面研究《辽史》的工作。在美国,又与他人用英文合著《辽代社会史》一书。其著《辽史证误三种》已由中华书局出版,并参加了《辽史》的点校,闻名于史学界。曾研究中国火药发明和西传的历史,发表过《关于中国火药之西传》,后又撰写《中国火药的发明和西传》一书,较早地阐述了中国火药发明的世界意义。他深研中国东北、西北民族的历史,在国内重要刊物上发表许多文章。曾主编《维吾尔族史料简编》(上、下册),成为研究维吾尔族史的著名资料书。他开创了中国对回鹘文突厥文的研究工作,在国内外受到重视和好评。生前曾去新疆农村进行社会历史调查,考察维吾尔族的生产、生活情况。1958年应苏联科学院之邀,到苏联中亚地区进行考察。冯家昇对中国东北、西北史地及民族史的研究作出了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