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可贵 远离自杀

浏览

全世界每40秒就有一个人自杀身亡。在中国,每年有28.7万人自杀身亡,200万人自杀未遂,相当于每两分钟就有一人自杀身亡,有八人自杀未遂,150万人因家人或朋友自杀而出现长期严重的心理创伤。自杀行为已逐渐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国际自杀预防协会与世界卫生组织在2003年成功发起预防自杀活动后,确定每年的9月10日为“世界预防自杀日”,旨在提高公众认识、关爱生命,共同努力减少自杀行为,今年已是第五年。

我们常会误认为自杀距离我们很遥远,但这个词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不陌生。现实生活中我们会听到许多有关自杀的事情,人们熟悉的影星张国荣跳楼身亡、诗人海子卧轨等等,还有一些悲剧就发生在我们周围。

张大爷今年67岁,省吃俭用攒出一笔养老金,看到邻居炒股都赚了钱,于是自己也开始买股票,想给儿孙挣点家产。可老人家对股市一窍不通,只看到别人赚钱,却不知股市有很大风险,结果赔得只剩千把块钱。痛心之下,在事发第三天张大爷跳楼自杀了。事已至此,家人无不后悔莫及。

其实,张大爷的死并非必然,是可以避免的。老年人的社会地位缺失,经济来源单一,获得信息渠道狭窄,子女与老人平时缺少沟通。加之张大爷本人性格内向、好胜心强,如果子女多加留意老人的情绪变化,了解他的想法和感受,多体谅少抱怨,对于张大爷来说可能会免于死亡。

因此我们要学会关心周围的人,发现家人或周围亲朋好友有一些迹象时,要持冷静态度,鼓励并引导他们主动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千万不能对他们的这些想法给予批评指责。告诉他们,每个人在处于逆境时都有可能产生自杀的念头或想法,鼓励他们向心理医生寻求帮助,或把自己心里的不痛快向亲友倾诉,让他们知道主动寻求别人的帮助也是一种能力,更是强者的行为。

除类似张大爷是由于生活中的挫折打击或情感障碍引发的自杀行为以外,还有一些精神因素,如抑郁症,是导致自杀行为的又一重要原因。

很多人缺乏对抑郁症的了解和相关知识,在此提醒您,如果超过两周或者在更长时间内出现以下问题时,就应注意了:

在绝大多数时间里感到悲伤或情绪低落;

对许多事情或活动失去了兴趣;

睡眠出现问题;

感觉疲乏劳累;

食欲、性欲或体重下降;

有自责、内疚、注意力不集中的表现;

做事犹豫不决;

感觉生不如死,度日如年,反复出现想死、绝望或无助感等。

如果有上述表现,就应该及早到医院就诊。切忌讳疾忌医,心理障碍与其他躯体疾病一样,需要早期进行治疗,这样才能早日康复,否则会延误治疗时机。

另外,还有一些躯体疾病,特别是那些让人疼痛或致残的疾病,更会增加自杀的危险性。当一个人面对死亡时只要不属于冲动性自杀,都会经历痛苦的思考过程。社会上很多残疾人或者重症患者自发组织的活动,都会有效阻止人们产生自杀的想法或行为。因此建立良好的自信心、足够的社会支持、稳定而幸福的婚姻,都是个人保护的积极因素。

预防自杀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责任,任何时候都有很多种方法解决问题,多一份关爱,让生命更灿烂。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