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阶平:非同寻常的医、政生涯

浏览

全国人大原副委员长吴阶平是一位在医学研究领域取得多项成就的医学科学家、医学教育家,被国外媒体称为“中国医学界第一位的人物”。他曾主持创立新中国的泌尿外科,后领导创办了北京市第二医学院(现名首都医科大学)。从1968年开始,曾担任中央多位高级领导人的医疗小组组长。上世纪60年代,受周总理的委托,曾先后11次为5个国家元首进行治疗,是中国“医务外交”的首席专家。他曾任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九三学社中央主席。今天,在中国,在世界,无论作为一代名医还是作为原中国国家领导人中的一员,他都享有很高的声誉。

早年的学医生涯

1917年1月,吴阶平出生在江苏常州。父亲为他取名泰然,后以“阶平”为号,是希望他走一次逢山有路的平坦人生。他很幸运,在那个战火频仍的年代,却降生在一个温暖、开明的大家庭中。父亲吴敬仪是民国时期一位精明强干、思想活跃的实业家,曾在上海、天津的纱厂担任总经理。童年的吴阶平一直跟随父亲辗转各地,父亲不仅灌输给他读书做人的道理,还有意教给他为人处事的方法。

16岁,吴阶平中学毕业,根据当时的社会现状,吴敬仪认为孩子们不能做官,做官要身败名裂,因为官场太腐败;也不能经商,经商会倾家荡产,因为社会太黑暗。要吃饭一定要学技术,而学工学理都可能用不上,只有学医,不仅治病救人,还能保证自己不失业。父亲一语定乾坤,于是,吴阶平兄弟四人都进入了协和医学院学习,从而走上了医学道路。

导师的教诲:科学就是简单

1947年,吴阶平被选送赴美国芝加哥大学留学,导师是现代肿瘤内分泌治疗的奠基人、后来获得诺贝尔奖的哈金斯教授。哈金斯教授经常说起一句话:“科学就是简单。”当研究者对一个科学问题不知道的时候会觉得复杂极了,知道了,就会觉得科学原来如此。这一点给吴阶平很大的启发,也是他日后攻克一个又一个科学难关的精神支柱。

吴阶平在临床上的不俗表现令导师十分赞赏。就在吴阶平即将学成回国时,老师把芝加哥大学的科研大楼蓝图展现在吴阶平面前:“这是你将来的实验室,这是办公室。我可以把你的家眷都接来。”但吴阶平却婉言拒绝了。多年后,当吴阶平重返芝加哥大学的时候,哈金斯教授到校门外来迎接,这在美国人是很少见的,足见师生感情之深厚。

谈到当年的抉择,吴阶平说:“我出生在一个富裕的家庭,从中学到大学都是上的美式学堂,所以到美国后并没有被他的物质生活所动。相反,他们的种族歧视、虚假的民主给我的印象很深。黄种人在美国势必要面对一种不公平的竞争。同时我也很想回国发展我国自己的泌尿科。我想,作为医生最不会没有饭吃,共产党也需要医生,于是就下决心回来了。”

中国的“医疗外交大使”

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吴阶平就代表中国参加各种国际会议。他出访各国,成为中国“医疗外交”中特殊的“大使”,其中为印尼总统苏加诺治病是情况最复杂的一次。就是这次治疗活动显示了吴阶平高超的医学技术,更展现出他的政治智慧。

医疗队的治疗方案是给苏加诺吃汤药,扎针灸,但苏加诺害怕针灸。于是吴阶平就对手下同志说:“你在我身上做给总统看吧。”这样苏加诺就接受了。他初起说这是“中国咖啡”,一种乐于接受的口气。“喝”了快三个月的时候,表示“中国咖啡”不好喝。于是吴阶平阶平提出应该做一次检查,看看效果如何。当片子出来后,吴阶平先去暗室看,发现状况比原来好一些,便让苏加诺的医生亲自去看。因为自己要说好一点,他们可能否定。结果他们出来说是好一点。于是吴阶平让他们自己去给总统汇报,把功劳留给他们。结果这一报告变成贺喜了,说“祝贺总统好了”,这里头当然也有政治上的需要。中国医疗组的名气一下就打出去了。

从上世纪50年代到上世纪90年代,几乎每一次国际医疗活动或学术会议中都掺杂着或多或少的政治问题,吴阶平凭着极强的政治敏感和快速的反应能力,每一次都表现得很出色。

周总理的影响和教导

上世纪70年代末,几乎所有的知识分子在经过一个漫长的磨难与沧桑之后,顾影回眸无不伤痕累累。而人们却惊异地发现,与政治靠得很近、工作在中央领导人之间的吴阶平,在这近20年(如果从“反右”开始算起)的动荡中居然完整地保护了自己,而且还担任了一个又一个非同寻常的角色,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令人瞩目的成绩,这不能不说是一个罕见的特例。

在“文化大革命”期间,他是北京几十所高校中惟一没有被学生揪斗的校长。当时卫生部被打倒,中央保健机构没有了,吴阶平接受了为许多中央领导人安排医疗保健的任务。在这个过程中,他成为周恩来总理在医疗工作上的得力助手。从上世纪50年代初到1976年总理逝世,吴阶平与周恩来有20多年的接触与交流。这位伟人光辉的一生,影响、教育了几代人,而有幸在他身边工作多年的吴阶平的收获则更是常人无法相比的,以致于在吴阶平的后半生里,他也一直以周总理为榜样,认真勤勉、忘我地工作。

中国性教育的开拓者

1982年,在社会上流传着一本医学专著,这就是由吴阶平主持编译的《性医学》,这是中国改革开放以后第一本性医学的正式专著。这样一本公开发行的医学专著却很快成了一本畅销书,在黑市上价格被翻了许多倍。吴阶平在打开性教育这扇封闭已久的大门方面起到了关键作用,成为公认的中国性教育的开拓者。

作为一名医学教育专家,吴阶平一直对医学教育工作非常关注。上世纪80年代以后,吴阶平的政务工作更加繁忙了。尽管如此,吴阶平从未放弃过他所热爱的医学研究与医学教育工作。早在上世纪50年代定下的几个目标———写一本泌尿外科专业书、办一个泌尿外科杂志、成立一个泌尿外科学会,建立一个泌尿外科研究所,现在都已一一实现。在医学研究方面,吴阶平获得过多次全国科技奖励,撰写了150多篇论文,出版了21部大型医学著作。在国际上,他还两次获得法国巴黎红宝石奖、日本松下泌尿医学奖。1995年,他被美国泌尿外科学会选为荣誉会员,并连任3届国际计划生育联合会中央理事会副主席、亚太地区主席。这样丰富的学术成果,在中外领导人中都是少见的。

作为一代医学科学家、教育家,吴阶平和世界上许多著名的科学家不同,随着他的医学造诣不断提高,他与政治也越靠越近,以至于医、政之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达到一个完美的统一。中国有句俗语:不为良相便为良医,吴阶平却是二者兼得。这似乎也显示出了吴阶平的独特。学者性情和才能使他的政治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学术成就回顾

1957年,吴阶平首创用输精管结扎并用精囊灌注术增强了避孕效果,是我国男性节育技术的奠基人。上世纪50年代,他首先提出肾结核对侧肾积水的概念,被国内外公认为“在临床上有极重大的意义”,并率先利用回盲肠行膀胱扩大术治疗膀胱挛缩取得成功,到上世纪70至80年代国外才作为最新方法介绍给公众。上世纪60年代设计了特殊的导管改进前列腺增生的手术,使手术出血量大为减少,手术时间缩短,被称为“吴氏导管”。他1977年提出的“肾上腺髓质增生”是一个独立的疾病,被收进1979年《美国泌尿外科年鉴》。他曾先后7次获得全国性的科学技术奖。1965年被苏加诺总统授予“伟大公民”二级勋章。1984年、1987年两度获得巴黎红宝石最高荣誉奖章。1993年12月被比利时皇家医学科学院授予“比利时皇家医学科学院荣誉勋章”。1995年10月被香港外科医学院授予荣誉院士称号。1996年7月被英国爱丁堡皇家外科医师学院授予荣誉院士称号。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