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传》读后感7篇400、700、900、1000、1100、1700字

浏览

搜集整理了读《李鸿章传》有感、《李鸿章传》读后感(434字)、李鸿章传读后感(732字)等400字、700字、900字、1000字、1100字、1700字左右的读书笔记优秀作文7篇,供您参阅。

《李鸿章传》读后感_434字

对于一个处在世界剧烈变革,列强虎视眈眈的时代,支撑着一个破旧不堪,国力日益衰落的王朝,游走于列强之间,为国忍辱负重的老人来说,李鸿章称得上是一位伟大的外交家。在那个时代,没有一个人比李鸿章更煎熬,因为他为那个王朝肩负了太多的责备。他的一生也都在不断的探索国家富强的道路,也在终其一生的实践着。

纵观李鸿章其一生,为国鞠躬尽瘁 却终不能实现富国、强国之志。在他所处的那个大的时代背景下,确实对这样一个在满洲清廷身为汉臣的他来说是有很大难度的。但是,纵观古今中外成就伟业的重臣,哪个的环境又会比他好的多呢?

在一个动荡的年代,位高权重,能够执掌大权40余年。虽有高处不胜寒,却能游走于清廷各派之间;虽国力衰弱,却能周旋于众多列强之间,这足以体现其处事之智慧的高深。临终还能得到了朝廷的褒奖,最终能善始善终,他是幸运的。而这也正是他的不幸,身处一个动荡的年代,又执掌大权,朝野相倾,居然没有成就一番伟业,实属遗憾。他之所以演绎了一幕历史悲剧,其个人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成语高处不胜寒:胜:承受,经得起。站在高处经不起风寒。比喻人身居高位感觉到孤单寂寞。如:宋·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兼怀子由》词:“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成语虎视眈眈:虎视眈眈[hǔ shì dān dān],意指如老虎般威严地注视着。语出《易经·颐卦》。後多用“虎视眈眈”比喻心怀不轨,如老虎般贪狠地注视着,伺机掠夺。[源]《易经·颐卦》六四,颠颐,吉。虎视眈眈,其欲逐逐,无咎。象曰:“颠颐之吉,上施光也。”[典故]《易经》是《周易》的别名。颐卦的卦象为(),象张开的口,牙齿可见。下卦为震,象雷,象咀嚼时运动的下颚;上卦为艮,象山,象咀嚼时静止的上颚。此卦阐释养人养己的正道。颐卦中的六四爻,为以上养下之象,如老虎般威严地注视着在下的人,希望自己的心敦实守正。这样做就不致产生灾祸。後来“虎视眈眈”演变为成语,多被用来比喻心怀不轨,伺机掠夺。

李鸿章传读后感_732字

读了梁启超着的《李鸿章传》,因为梁启超与李鸿章属于两个政治派别,所以感觉本书应该相对公正,起码不会过分褒奖李鸿章。

本书中的李鸿章与中学历史教材中的明显不同。教材中的李鸿章是一个卖国贼、封建卫道士。但本书中的李鸿章却是一个中心报国的“英雄”(更多的是在他自己心中)。李鸿章怀着一颗报国的心,在曾国藩的提携下,再加上各种机遇,先后评定了太平天国运动和捻军,成为了大权在握的权臣。他推进洋务运动,训练新军,组建北洋舰队,周旋于西方各国列强之间,成为中国外交第一人。但是他始终超越不了自己的思想局限,他的思想观念决定了他注定是一位封建制度的守护者。尽管他内心深处想帮助国家富强,但是他始终意识不到,中国的落后是有落后的封建制度所决定,而不知道民主为何物,更不知道民主政治为何物。他只能在封建统治制度的基础上修修补补,而封建保守派的阻挠,他更加难以施展拳脚。

外交中,李鸿章先后代表清政府与各国列强签订了诸多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因此,他被冠以卖国贼的称号。可是在当时的情形下,诸多条约的签订都是无法挽回的,无论哪位外交家去谈判,都无法改变这个事实。李鸿章所能做的,就是尽量减少列强从中国攫取的权利。中日甲午海战后,李鸿章在一本与伊藤博文商议《马关条约》的过程就能说明这一切。当时李鸿章与伊藤博文进行多次商讨,一直难以达成一致,李鸿章在回旅馆的路上遭遇枪击,伤势严重,但依然坚持商讨玩条约条款,日本方面处于歉意,在条约中做出一定让步,最终双方达成共识。弱国无外交,没有国家实力作为后盾,外交实力必然软弱。如果当时换做他人,未必就强过李鸿章。

所以,个人觉得不能全面否定李鸿章这个历史人物。从主观角度讲,他应该属于一个正面人物,只是他的思想局限性决定了他的失败。

成语修修补补:修理破损之物使之完好。如:邓小平《用先进技术和管理方法改造企业》:“一句话,就是要革命,不要改良,不要修修补补。”又如:他一回家就修修补补。

成语丧权辱国:丧:丧失;辱:使受到耻辱。丧失主权,使国家蒙受耻辱。如:郭沫若《中国史稿》第五编第一章第一节:“一字不易地接受了璞鼎查提出的条款,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江宁条约》。”又如:惩办丧权辱国的官僚! ——欧阳山《柳暗花明》

《李鸿章传》读后感_944字

梁启超:天下惟庸人无咎无誉。开篇即给全书定下基调。及甲午之后七年,国事飘零,料想时人毁李鸿章必不为少,而梁启超此语,给了只以成败评论英雄的人一警示。

李鸿章在近代史上是一个争议很大的人物,所谓今中国俗论家,往往以平发平捻为李鸿章功,以数次议和为李鸿章罪。李鸿章早年师从曾国藩,平太平天国中,始崭露其军事天赋,及至平捻军,已经接替了曾国藩的地位,实为汉臣第一代表。而后致力于洋务,尽力数十载,建立了近代的工业和军事体系,而甲午一战,其苦心经营海路诸军毁于一旦,即是宣告了洋务的失败,从此而来的是中国地位的彻底沦落。之后李鸿章以年过七旬之身体,奔走于各列强之间,尽力维持,而为世人所诟病最多的,也是在这最后的七年。

梁启超从李鸿章未达以前即其时的中国之形势,兵家之李鸿章,洋务时代之李鸿章,中日战争时代之李鸿章,外交家之李鸿章要等几个主要阶段和方面对李鸿章进行解读。每一事提及成败,必以李鸿章当时所处的实境,分析他的行为决策,而不以简单成败论,力求客观公正,不无理智与智慧。及至甲午战败,是为李鸿章个人名誉之转折点:当中日战事之际,李鸿章以一身为万矢之的,几身无完肤,人皆欲杀。而梁启超颇有英雄相惜之情:彼苍者天,此前所以宠此人着何以如是其忧,后之所以厄此人者何以如是其酷耶?吾泚笔至此,不禁费书而叹也。悲戚之情,由是可知。

梁启超写李鸿章,可谓实至名归。写史即写人,写人即写心。梁启超和李鸿章所处时代相距不过几年,甲午战争败,则维新变法兴。梁启超和李鸿章同为救国于水火奔走,国势之衰微,实为共见。然梁启超惜李鸿章之视野狭窄,只知西人所谓坚船利炮,而不知政治人心。“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梁启超吸取李鸿章的教训,从变法入手,寻求救国之路。梁启超写李鸿章,也是写出了自己变法的勇气与决心。天下惟庸人无咎无誉,梁启超本人也是毁誉极多,支持过变法,也与孙中山有接触,支持过袁世凯,又鼓励学生蔡锷反对袁世凯,又一手促成五四运动。诟病者认为梁启超善变立场不坚定,投机。而我认为梁启超变得背后,只是在不断寻求救国的方法,他的每一次选择,都是真切而认真的。

天下惟庸人无咎无誉,是一句惊醒,让我们不要盲目以成败论是非功过,也让我们做人做事,要有自己的勇气和判断。

成语无咎无誉:咎:过失;誉:称扬、赞美。既没有错误,也没有功绩。比喻工作表现一般。如:东汉·班固《汉书·赵敬肃王刘彭祖传》:“问武始侯昌,曰:‘无咎无誉。’上曰:‘如是可矣。’”又如:邓张作傅,无咎无誉。——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邓彪张禹传赞》

成语实至名归:实:实际的成就;至:达到;名:名誉;归:到来。有了真正的学识、本领或功业,自然就有声誉。如: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15回:“敦伦修行,终受当事之知;实至名归,反作终身之玷。”又如:王主任要电报看了,赞他实至名归。——钱钟书《围城》

《李鸿章传》读后感_1030字

非常之人行非常之事,“必非可以寻常庸俗之眼之舌所得烛照而雌黄之者也”。即便如此,也没有一个愿意闭嘴的,还是嗲嗲不休。

任公评价“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吾欲以两言论之,曰:不学无术、不敢破格,是其所短也;不避劳苦、不畏谤言,是其所长也。”在那样一个内外交困的年代,那样一个风云变幻的时局下,他有着国人没有之清醒,也有着众人不解的无奈。

他知道当时为千年来未有之变局,清廷饷力人才实有未逮,又多拘于成法,牵于众议,虽欲振奋而未由。不变通则战守皆不足恃,而和亦不可久也。知道如此又能怎样?

李曾至德见前宰相俾斯麦,叩之曰:“为大臣者,欲为国家有所尽力。而满廷意见,与己不合,群掣其肘,于此而欲行厥志,其道何由?”……俾斯麦良久曰:“苟为大臣,以至诚忧国,度未有不能格君心者,惟与妇人孺子共事,则无如何矣。”李默然

人皆说李中堂位高权重,可实际上他从没有达到像王安石、张居正那样权臣的高度,充其量只是个重臣而已,权臣都在军机处中,权力都在老佛爷那里,那里不会有弄权汉臣的政治舞台,这一点上我是相信老佛爷的实力的。甲午海战,连日本人都说是李中堂一人与一国之战争,老佛爷要过寿,各地大员不闻不问,仿佛北洋之事只与李中堂一人有关,在这样的朝廷之下,若是我,恐怕早负气离职了,但李仍忍辱负重。

任公说李不学无术,说李不知今日世界之竞争,不在国家而在国民,要李中堂通晓欧美之民主,但在那个群臣掣肘的朝廷里,开展一个纯技术的洋务运动都是磕磕绊绊,要谈体制改革如何可能。即使是十几年之后任公后来担任北洋政府的各种总长,任公也只能空谈抱负,于实处无计可施了。难怪乎李中堂说:局外之訾议,不悉局中之艰难。即使是百年后的中国,政治体制改革仍是步履维艰,又能怎样,知易行难而已。

其实李也有开放的一面,维新变法之时,李送几千两白银资助强学会。庚子之变时,其亦与革命党有共和之议。八国联军浩劫完毕,被贬的李中堂又被推出来收拾那个烂摊子,谁不知这是千古骂名的事情,但他不避劳苦、不畏谤言。可谓是苟利国家生死矣,岂因祸福趋避哉。

堂堂大清国,后来竞无一人可以助李一臂之力,曲不高,但仍无人和,也是李一生际遇的悲哀,大清时代的悲哀。

劳劳车马未离鞍,临事方知一死难。

三百年来伤国步,八千里外吊民残。

秋风宝剑孤臣泪,落日旌旗大将坛。

海外尘氛犹未息,请君莫作等闲看

誉满天下,谤满天下,乱世行春秋事,是非留待后人评。

成语风云变幻:象风云那样变化不定。比喻时局变化迅速,动向难以预料。如:南朝·梁·庾信《入彭城馆》诗:“年代殊之民俗,风云更盛衰。”又如:然而那么风云变幻的事,恐怕世界上是不多有的,我没有料到,未曾描写,可见我还不很有“毒笔”。——鲁迅《三闲集·通信》

成语忍辱负重:忍辱负重[rěn rù fù zhòng],意指忍受屈辱怨谤而承担重任。语出《三国志·卷五八·吴书·陆逊传》。[源]《三国志·卷五八·吴书·陆逊传》当御备时,诸将军或是孙策时旧将,或公室贵戚,各自矜恃,不相听从。逊案剑曰:“刘备天下知名,曹操所惮,今在境界,此强对也。诸君并荷国恩,当相辑睦,共翦此虏,上报所受,而不相顺,非所谓也。仆虽书生,受命主上。国家所以屈诸君使相承望者,以仆有尺寸可称,能忍辱负重故也。各在其事,岂复得辞!军令有常,不可犯矣。”及至破备,计多出逊,诸将乃服。[典故]据《三国志·卷五八·吴书·陆逊传》载,三国时,蜀吴交战,吴主孙权任命陆逊为大都督,带领兵马迎战蜀军。但陆逊手下的一批老将和皇亲贵族,认为他只是个书生,毫无战功,所以不服他的领导。陆逊於是召集众将说:“我以一介书生负此重任,是主上赏识我能够忍受屈辱而承担重任的一点长处。而大家也各自有应尽的职责,不容懈怠。今後若有人不听号令,我将以军法处置!”後来陆逊用计击败刘备,取得胜利,大家见识到他的机智谋略,才完全的心服口服。後来“忍辱负重”被用来形容忍受屈辱怨谤而承担重任。

《李鸿章传》读后感_1050字

自古传记诱人之处,不在记事,在于论人。可能写传记的人都力求以最最公允的眼光去评价所要论述之人,总想处于平衡,却又因为自己的价值情感而稍有倾向。我认为,这就是传记之美。梁启超在这本传记第一句就写到,“天下惟庸人无咎无誉”,大概就是不愿毁誉失衡。文中在众人贬李之时对其维护,在人赞李之处加以指责,不是梁先生故意创新,大概是伟人之见,大抵见人之所未见。

有些人英年早逝,我们无不叹息,总会想象他多活几年会干出更大的成就,比如周瑜,比如莫扎特,比如王勃;有些人晚节不保,总是在功成名就之后,却又干出点不靠谱的事,我们也在叹息他怎么不早死几年,比如李鸿章。想想一个七十多岁的老人卑躬屈膝的去跟日本人签订马关条约,去跑到俄国跟沙皇祝寿,洋鬼子占领了北京,没人能担议和大局,还是那个七十九岁的老人,其实我真希望他还是死早点好,像左宗棠,曾国藩那样,至少在历史的评论中誉大于毁。只可惜他亲眼见证着引以为傲的北洋水师全军覆没,只可惜当大清苟延残喘之时还要这个耄耋老人独力支撑,担负一生骂名。他有错,但错不足以遗臭万年,他有功,但功不足以流芳百世。

梁启超先生看人之准让人佩服,论人之透也让人赞叹。与我看来,对于李鸿章同情多于其他,我真的不忍看到堂堂中国的外交,只能让七十多岁的老人苦苦撑起。尽管他没有办好洋务,尽管他的外交都是去参加丧权辱国的议和条约。是其真无马耶?还是其真不知马也?刘邦得了天下之后小人得志的说过:“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而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人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清末人口超过四亿,可惜胜过李鸿章的有几人,大概没有一人吧,也许有,但是有谁能够去担那千古骂名,有谁还能在风烛残年之际,远赴重洋撑起已过外交?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时势所造之人也一定没法有逆转时势之力。

本书最后,梁先生刊登了一整篇日本人对于李鸿章的评论,中肯,公道更是一针见血。“彼可谓支那人之代表也。彼纯然如凉血类动物,支那人之性也,彼其事大主义,支那人之性也,其容忍力之强,支那人之性也,其硬脑硬面皮,支那人之性也,其辞令巧妙,支那人之性也,其自信自大,支那人之性也。”读到这里,不知怎么的会有一丝羞愧。日本人看到的李鸿章是整个中国人的嘴脸,精准无比,今天依然。我总相信,历史的选择在万千种偶然性中有其真切的必然性。说起李鸿章,爱国之士可以骂他个无地自容,可是换做自己处在那样个典型环境中,又真能做的比他好?

成语小人得志:小人:指道德低下或行为不正派的人。指人格卑下的人人取得了权势。如:南朝·宋·何承天《为谢晦檄京邑》:“若使小人得志,君子道消。”又如:至于内里这位宝小姐,真正是小人得志,弄得个气焰熏天。——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三十八回

成语无地自容:没有地方可以让自己容身。形容非常羞愧。如:《三国志·魏志·管宁传》:“夙宵战怖,无地自厝。”又如:大娘搜捉以出。女乃指福唾骂,福渐汗无地自容。——清·蒲松龄《聊斋志异·仇大娘》

李鸿章传读后感_1076字

最近重读了梁启超先生之《李鸿章传》,作者仿照西方人物传记题材,对李鸿章这一历史人物作出了自己的评价:不学无术,不敢破格,是其所短也;不避劳苦,不畏谤言,是其所长也。这本传记对于我们后来人深入了解中国近代史、了解那个时代,近距离感知历史人物颇有益处,传记的独特视角也有助于我们逐步接近历史的真相。

对于历史人物的了解,我们大抵是从教科书开始的。中学时期,我们从教科书中比较全面但又极简略地了解了中国古代史、近现代史、世界史等知识,也许是受篇幅的限制,又或许受限于教育目标的定位,我们了解到的知识从某种意义上说只是一个个被串接起来的“知识点”、“考点”。教科书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往往会有一个定义或结论,这自然是背诵的要点,比如我现在都还记得一点关于“太平天国”的结论:太平天国运动坚持战斗十四年,势力发展到十八省,沉重打击了清朝统治者,是我国几千年来农民运动的最高峰等等。教科书对天平天国运动是非常肯定的。李鸿章之流因为先后参与镇压太平天国、捻军等农民运动,后来又作为清政府代表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中日《马关条约》,虽在洋务运动中有些许贡献,但几十年以来,在普罗大众心中一直是个反面角色。由此,那时的我们对于历史人物的认知也是非黑即白的,难以想象英雄人物也会有缺点瑕疵?反面人物何谈什么历史贡献?现如今,网络上那么多的“键盘侠”,不知道是不是受了一点这方面的影响?

进入21世纪,社会更加多元化,历史人物的形象也不再脸谱化,逐步变得有血有肉,枝叶繁茂起来。不知从何时起,由史学界到文艺界,不知不觉间掀起了历史人物的“翻案风”。一部电视大戏《走向共和》,让人们对李鸿章等历史人物有了全新的认识,虽然电视剧不代表正史,文艺创作的精彩不能替代历史之事实,但毕竟在众人的心头荡起了一丝丝涟漪,人们看山已不是山,看水也不是水。这一波浪潮持续至今,影响颇为深远,加上如今不少的戏说历史、架空历史等等文艺作品的影响,还有些历史虚无主义者的错误引领,当代人特别是青少年如果没有严肃阅读、深度阅读、广泛阅读的习惯,要想触摸一点历史的真相,也是难!

梁任公是清末民初学贯中西的大学者,以他的视角观李鸿章行事,评李鸿章才识,定李鸿章功过,自然独树一帜,别具一格。然而,尽信书不如无书,梁任公也有梁任公的局限,他的认知自然也受限于他所处的时代,不必奢求亦不必苛求那所谓的“上帝视角”。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读书求学如此,做人行事亦如此,欲跳出此“山”的局限,还得博览群书、勤于思考、乐于实践,唯有如此,才能达到王安石“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的高度吧!

成语不识庐山真面目:比喻认不清事物的真相和本质。如:宋·苏轼《题西林壁》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又如:革命家,终会在大风大浪中,辨明方向,分清歧路;怎能够--只见长江滚滚来,不识庐山真面目! ——郭小川《万里长江横渡》诗

成语尽信书不如无书:泛指读书不要拘泥于书上或迷信书本。如:语出《孟子·尽心下》:“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宋·陆九渊《政之宽猛孰先论》:“鸣呼,尽信书不如无书。”又如:历史可信吗?我们只能说:大体可信。如果说完全不可信,那就成了虚无主义。但尽信书不如无书的古训, 还是有道理的。——孙犁《我的史部书》

李鸿章传读后感_1703字

李鸿章是我们都熟知的近代著名历史人物,梁启超先生对他的评价应当最公正。他的评述方式不同于中国传统的名人列传。根据他对李鸿章认识的基础上,本人再次对李鸿章进行了简单的评议。

李鸿章是权臣?

我们都知道专制主义政治制度是以皇权为中心的权利分配体系,古代历史上,由于在法律上没有规定政治平衡的权利分配原则,当皇权的威望丧失的时候,一般很容易让外戚、大臣或者宦官、伶人等接近皇权政治中心的力量掌控。但是随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发展和完善,掌控国家政治大权的大臣受到各种政治力量的制衡,已经不可能出现踢开皇帝自己干的情况。李鸿章是个典型的例子,李鸿章在中国近代史上位极人臣,但是他不能主导中国历史命运,他的那些头衔其实只是些幌子。所以,但凡称他为权臣,应当只是个表面现象,近代史上李鸿章种种政治行为不过是皇权的旨意。但必须承认,这位不是权臣的权臣比历史上那些贪恋权力的权臣起到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作用。

李鸿章卖国?

李鸿章被梁先生认为是有苏秦张仪之辩才的外交家,但是作为不幸时代之中国大臣,中国缺乏强大的国家综合力量,其外交行事便不得不以妥协来求得中国安宁。其主张可以被理解,但大多数国人并不耻于此,往往诟病于李。李的外交思路固然可取,但是往往拘泥于此而不敢有所突破,以至于出现不败而败得惨事。但是李鸿章不能主导整个中国的行政大事,即使他对洋务运动倾注心血,力图改变中国国运,但是往往遭受集权力量的牵制,有志而不得伸。同样,李鸿章签卖国条约其实无外乎西太后懿旨,李能做到的也只能是尽量减少中国的损失。

李鸿章是兵家?

李鸿章乃团练淮军起家,曾力挫太平军和捻军,兵锋所指,无所不破,力挽大清于狂澜,但是李与曾国藩一样,虽然能运筹帷幄,但是往往有谋略,而无战略眼光。李家之淮军虽不同于绿营、八旗之辈,但其军队仍然不是近代军队,士兵缺乏军事素养,也不懂爱国保家之责任。当然也可以认为李鸿章的淮军虽挂名清军兵勇,但实际上是私人豢养的军队。清政府中央并未视其为嫡系,虽然重用,但是时时防范。中日甲午战起,清中央政府本应当倾全力支持淮军与日军一战,但是西太后出于权利平衡,以维系其中央权威之考虑,竟然随意挪用北洋海军军费,以致海军设备无法更新。而李鸿章自然也不是坚决爱国之英雄,视北洋海军为其私人财产,竟然不让海军与日军决死一战。李鸿章越是老去,其心态越趋保守,结果武备尽失,京畿难保。被迫签定城下之盟。

李鸿章的洋务时代

李鸿章与各洋务大臣起办洋务,原来也是以消灭太平军与捻军的手段,而且近代以来外患不断,必然需要加强军事武备,以备国防。故而起办以军事工业为主的重工业。这种情形使中国近代海防开始进入现代化的行列,应当说李鸿章功不可没。但是洋务运作并不采纳西方制度,其生产效率低下,后来因为军事洋务没有足够的军费,被迫开展经济洋务,从而把洋务运动推向高潮。这次大规模的引进西方科技的做法使得中国重新了解世界,并且在很大程度上开始重视西学。但是这次应当举国参与的运动并没有使大多数国人能够清醒的认清世界形势,仍然有许多保守派不愿意改革。这样,洋务运动步履维艰。而洋务派也没有足够的主观意识认识到向西方学习是一场深刻的社会革命,仅仅将皮毛转送到中国专制政权手里。但李鸿章就是那个时代最为进步的改革者,但是他的改革却是小心翼翼,进展十分缓慢。

梁启超先生对李鸿章的褒扬和批评都揭露了一个事实,李鸿章既不是一个纯粹的卖国者,也不是一个绝对的民族英雄。他对中国的进步有贡献,一个是消灭了违背中国传统伦常的太平天国,另一个是兴办洋务,但是晚清帝国官僚统治机构的腐败也使李鸿章不可能完全脱离官场的颓靡之风,所以,贪污之巨,仍然令人侧目。但是无论是他糟糕的贪污记录还是他惨淡的外交业绩,李鸿章等人的存在彻底改变了清代官僚机构重用满族贵族而少用汉官的政治结构,也由此使得安徽之地的官员顺利进入清中央政府机构,成为后来民国时期皖系军阀的源头。梁先生的介绍也彻底改变了我们先前对于李鸿章的认识,由此比较中国近代历史之人物,李鸿章的确是伟大的开拓者。其历史的悲哀一方面在于专制政权,一个方面在于中国国运的不幸。

成语运筹帷幄:运筹帷幄[yùn chóu wéi wò],意指筹,计数的器具。帷幄,军旅中的帐幕。“运筹帷幄”指在军帐中出谋策划。语出《史记·卷一三〇·太史公自序》。後用“运筹帷幄”比喻谋划策略。[源]《史记·卷一三〇·太史公自序》运筹帷幄之中,制胜於无形,子房计谋其事,无知名,无勇功,图难於易,为大於细。作〈留侯世家〉第二十五。《史记·卷八·高祖本纪》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於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饟,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淮南子·兵略》凡用兵者,必先自庙战:主孰贤?将孰能?民孰附?国孰治?蓄积孰多?士卒孰精?甲兵孰利?器备孰便?故运筹於庙堂之上,而决胜乎千里之外矣。另可参考:《汉书·卷一·高帝纪下》[典故]“运筹帷幄”的“筹”,是计数的器具。“运筹”,计算、谋划之意。“帷幄”,军旅中的帐幕。“运筹帷幄”是指在军帐中出谋策划。《史记·卷八·高祖本纪》记载,秦朝末年,天下大乱,各地英雄四起,最後形成刘邦与项羽两人楚汉相争的局面。垓下一战,项羽兵败,後於乌江自刎而死,刘邦成为天下之主,因而开启汉朝的时代。局势稳定之後,汉高祖刘邦在雒阳南宫款宴群臣,向诸臣说:“今天我为什麽可以得到天下?而项羽却会失败呢?”大臣高起和王陵便回答说:“陛下您在部下建功後,能论功行赏,与人同利,不会藏私,项羽却不是如此。他嫉妒有能力的人,对待有功者不但不赏赐,反而伤害他们,不愿与人共享战果,所以不得人心而失败。”刘邦听了说:“你们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要讲到坐在营帐中策划谋略,就能在千里外得到胜利,这点我不如张良;论镇国安民,保障物资的流通,这点我不如萧何;如果说到带兵打仗,能战无不胜,攻无不克,这点我又不如韩信。这三人都是人中豪杰,我能重用他们,才是我取得天下的真正原因啊!而项羽有一贤臣范增,却不好好重用,所以才成为我的手下败将。”因此《史记》的作者司马迁在自序中,说张良身在军营中便能掌握局势,策划谋略,使远方的军队赢得胜利,助高祖开邦定国,能够“运筹帷幄之中,制胜於无形”。後来“运筹帷幄”演变为成语,就被用来比喻谋划策略。

成语不得人心:心:心愿,愿望。得不到群众的支持拥护;得不到众人的好评。如:《旧唐书·哥舒翰传》:“先是,翰数奏禄山虽窃河朔,而不得人心,请持重以弊之,彼自离心,因而翦灭之,可不伤兵擒兹寇矣。”又如:只恨那婆子不得人心,劈手夺了他宝贝去。——清·曾朴《孽海花》第七回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