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我国十大著名新歌剧吗

浏览

歌剧是一种综合性艺术。作为新歌剧这种艺术形式,是在五四运动以后,借鉴了西欧歌剧的表现手法逐步形成的。解放后,我国产生了十大著名新歌剧。简单介绍如下:

  《白毛女》,这是我国老人小孩都知道的5幕歌剧。1945年延安鲁迅文艺学院集体创作,贺敬之、丁毅执笔,马可李焕之等作曲。它是在1943年开展新秧歌运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中国第一部新歌剧,是我国新歌剧成熟的标志。

  《王贵与李香香》,5幕歌剧。剧本根据李季的同名长诗改编,梁寒光作曲。该剧以陕北民歌为素材,创造了有民族风格的宣叙调,全曲音乐绚丽多彩,十分动人。

  《小二黑结婚》,5幕歌剧。田川、杨兰春执笔,马可等作

  曲。叙述了民兵小二黑与小芹姑娘相爱,屡经坎坷的经历。该剧音乐吸收了山西民歌和山西梆子的音乐素材,加以拓新和发展,有鲜明的时代感。

  《刘胡兰》,2幕歌剧。该剧叙述了1946年冬天,青年女共产党员刘胡兰在刑场上坚强不屈,被敌人杀害的英勇事迹。音乐以山西民歌为基础,成功地塑造了英雄对党和人民无限忠诚的艺术形象。

  《草原之歌》,6幕5场歌剧,任萍编剧,罗宗贤作曲。描写了藏族青年阿布扎和姑娘侬错加相爱的故事。音乐取材于藏族民歌,又吸取了西洋歌剧音乐的创作技法,是我国新歌剧音乐上"洋为中用"最早的代表作。

  《红霞》,4幕歌剧,石汉编剧,张锐作曲。叙述了1935年秋天,红霞救出众乡亲,孤身将白匪引上了绝路而英勇就义的故事。音乐优美丰富,具有戏剧性

  《洪湖赤卫队》,6场歌剧,朱本利、张敬安等编剧,张敬安、欧阳谦叔作曲。该剧音乐采用花鼓戏等音乐素材创作而成,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其中《洪湖水,浪打浪》等曲子流传很广。

  《刘三姐》,8场歌舞剧,很受人们喜爱。剧中大量采用民歌^有斗争性的、有讽剌性的、有歌颂性的,还有情歌〕,通俗朴实,生动优美,很受国内外听众喜爱。

  《红珊瑚》,9场歌剧。该剧音乐大量吸收了民歌渔歌号子和河南地方戏的音乐素材,其中《珊瑚颂》等曲子流传广泛。

  《江姐》,7场歌剧,阎肃编剧,羊鸣、姜春阳、金砂作曲。该剧叙述了中共地下党员江雪琴(江姐〕在全国解放前夕,由于叛徒的出卖,不幸被捕,英勇就义的事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