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用真嗓子唱不高

浏览

每一个人都有真嗓子和假嗓子。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两种嗓子越来越有明显的差别。真嗓子发出的声音结实、有力;没有训练过的假嗓子,发出声音来虚弱、纤细。真嗓子声音较低,假嗓子声音较高。

  真假嗓子是随着人的生长发育,逐渐形成的。没有生长发育健全的婴儿只有奶声。10岁以前为童声,男女没有明显的差别。小学生低年级大部分为童声,初期音域大约是1—i,能唱八九度音。小学高年级和初中一年级同学大部分为童声二期阶段音域大约是1~3或7~2。这个时期的男女童声,音区和音色有了分化,男音声较明显,童高音清亮有力,童低音丰满浑厚一些;女童声变化不大。童声阶段,声音自然、纯美又明亮。十二三岁以后进入变声期,童声逐渐消失。因为人体生长发育了,喉头逐渐长大增宽,声带增长增厚,声音上就会有明显的变化。变声后的男孩喉头比原来大1倍,女孩比原来大1/3倍。声带加长,男孩加长6~10毫米,女孩加长2~4毫米。男声的音调比童声期约低八度,女声音调低三度。随着童声变声阶段的结束,直到成人声音阶段,逐渐形成了明显的真假嗓子。真嗓子发中音低音,假嗓子发出高音。  

  生活当中,大多数人讲话用真嗓子。学唱歌最韧也总是从中间开始向高音、低音两方面扩展,也就是说在讲话的声音基础上唱歌。没有受过专业声音训练的人,在中声区和低声区用真嗓子,声音到了高声区,就用假嗓子唱。这种真假嗓子单干的办法,必然会造成这样的情形:真嗓子唱得结实、粗壮、有力;假嗓子唱得虚弱、无力、细声细气。单用真嗓子唱歌,唱到较高的音(一般是3或4),超过了真嗓子所能到达的高度,超过了生理机能限度,必然就唱不上去了。

  应当在老师指导下,运用科学的方法歌唱,运用气息的支持,利用人体的共鸣腔,使真假声结合:在低声区以真音为主,多用胸腔共鸣;中声区混声结合;高声区多利用假声,用高位置的头腔共鸣。真嗓子、假嗓子运用自如,听不出明显的区别,专业上叫做声区上的音色统一。这样,就不存在哪个音唱不上去的问题了。 

  如果你喜欢唱歌,并且在老师的指导下练嗓子,在童声期也能有相当好的高音。中央乐团童声合唱团,最小的合唱队员9岁,最大的16岁,唱了很多好听的难度很大的作品,比如古诺的《Ave Maria》,高音唱到6。俄国阿里亚比叶夫的《夜莺》,领唱的同学,高音唱到i。他们曾应邀到日本、新加坡奥地利去做访问演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