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溪市的历史沿革

浏览

两汉分属益州、牂牁两郡。蜀汉分属益州、牂牁、兴古三郡。西晋分属晋宁、

建宁、梁水、兴古四郡。隋属昆州。唐初分属黎、沟两州。唐南诏时分属拓东节度、通海都督、银生节度。宋大理国时,分为37部及鄯阐府、银生节度地。元设云南行省时,分属澄江路、临安路、元江路、中庆路。明时,澄江路改澄江府,通海、华宁、峨山属临安府,新设新平县隶临安府,易门属云南府,元江设元江军民府。清时,新平属元江直隶州,其余沿明制。

民国初废府、州设道,属滇中道、蒙自道、普洱道;后撤道,县直属省;隋后,又在省、县之间设行政公署。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1月1日成立滇中专员公署,3月改称玉溪专员公署,1970年改称玉溪地区。

玉溪

玉溪

1950年设玉溪专区,专署驻玉溪县。辖玉溪(驻州城镇)、昆阳、晋宁、呈贡、澄江、江川(驻江城)、华宁、通海、河西、峨山、新平、易门等12县。

1951年5月12日峨山县改设峨山县彝族自治区。玉溪专区辖11县、1自治区。

1954年原属蒙自专区的元江县划入玉溪专区。辖12县、1自治区。

1956年通海、河西2县合并改称杞麓县(驻原通海县城);峨山县彝族自治区改为峨山彝族自治县。江川县迁驻大街(宁海)。玉溪专区辖11县、1自治县。

1958年撤销昆阳县,并入晋宁县。晋宁县迁驻原昆阳县城。玉溪专区辖10县、1自治县。

1960年将晋宁县划归昆明市领导。撤销江川县,并入玉溪县;撤销呈贡县,并入晋宁县。杞麓县改名为通海县。玉溪专区辖7县、1自治县。

1962年恢复江川县(驻大街)。玉溪专区辖8县、1自治县。

1970年玉溪专区改称玉溪地区,地区驻玉溪县。辖玉溪(驻州城镇)、澄江、华宁、江川、通海、元江、新平、易门等8县及峨山彝族自治县。

1979年新平县改为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元江县改为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辖6县、3自治县。

1984年,全地区辖1市8县,共设10个镇、77个区、627个乡。

1997年12月13日,国务院批准玉溪撤地设市(国函[1997]108号):(1)撤销玉溪地区和县级玉溪市,设立地级玉溪市。市人民政府驻新设立的红塔区红塔路。(2)玉溪市设

立红塔区,以原玉溪市的行政区域为红塔区的行政区域。区人民政府驻红塔路。(3)玉溪市辖原玉溪地区的华宁县、通海县、澄江县、江川县、易门县、新平彝族自治县、峨山彝族自治县、

玉溪

玉溪

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和新设的红塔区。

1998年6月28日,地级玉溪市正式成立。

2000年,全市辖红塔区和江川、澄江、通海、华宁、易门县以及峨山彝族自治县、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等1区8县,共设80个乡镇,其中46个镇,3个城区街道办事处,21个乡,10个民族乡,有657个村(居)民委员会。 2000年,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玉溪市总人口2073005人;红塔区 409044人、江川县 257078人、澄江县 149748人、通海县 275063人、华宁县 196519人、易门县 169581人、峨山彝族自治县 151426人、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 264615人、元江哈尼彝傣自治县 199931人。

2000年末,全市总人口201.6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67.74万人,非农业人口33.94万人。全市少数民族人口63.9万人,占总人口31.69%,其中彝族395374人,哈尼族105325人,傣族69804人,回族37573人,白族10002人,蒙古族6670人,苗族6226人,拉祜族5375人,其他少数民族2682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