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陆县的建制沿革

浏览

平陆风光

平陆风光

周,称虞国与虢国。

春秋,为晋之大阳邑。

战国,属魏。

秦,为河东郡地。

西汉,于今古城村置大阳县,属河东郡。

新莽,改勤田。

东汉,复旧。

北魏太和十一年(487年),河北郡治自今芮城县境徙此,隶陕州。

西魏,于今县境东南置北徐州,寻废。

北周明帝二年(558),于大阳县置虞州。

天和二年(567),河北县治自今芮城县境徙此,废大阳县入之。

隋开皇初年,废郡。

唐天宝元年(742),“太守李齐物开三门,石下得戟,大刃有‘平陆’篆字,因改(河北县)为平陆县”,属陕州。

五代,徙今城关西南13千米。

金兴定四年(1220),解州治自今运城市境徙此,元归故治。

雍正二年(1724),改解州为直隶州,邑为辖境之一。

民国初年,废州,县改属河东道,道废后直属省。

1937年10月,山西省第七行政公署在运城成立,平陆从属之。

1938年2月,改行政主任公署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平陆仍属之。

1944年6月5日,平陆抗日民主县政府在县东黄龙凹成立,属太岳区管辖。

1944年8月太岳区成立五专署,平陆归其管辖。

1945年9月,太岳区调整为四个专署,平陆属三专署管辖。

1947年5月,平陆全境解放。

1948年6月,平陆划归晋绥边区十一分区管辖。

1949年,属晋南区运城分区,隶陕甘宁边区。后复归山西属运城专区。

1954年,属晋南专区。

1956年,县政府自平陆故城迁驻张店镇。

1958年,平陆县政府又迁驻圣人涧。

1967年,属晋南地区。

1970年,属运城地区。

2000年,属地级运城市。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