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郯城县马头镇的历史沿革

浏览

马头镇基本概况

马头历史悠久,相传唐代已初具规模。由于地处沂河岸畔,清代以前水陆交通方便,商船停泊,车马宿住,故名码头,后人为书写方便,简化为马头。

清顺治十五年(1658年),为郯城县大东安乡。

雍正二年(1724年)属郯城县西乡。

民国初年属郯城县二区,并曾称马头镇。

1948年划为郯城县第十一区。

1954年,改建马头镇。

1958年撤区并乡,改称马头乡,同年秋建立马头人民公社

1962年改称马头区。

1971年夏称马头公社。

1984年政社分开,因驻地马头,故名马头镇。

马头镇组织建设

中共地方组织建设 1924年刘之言经庄龙甲等人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27年5月, 刘之言中断学业,回到家乡马头镇,于1928年3月受私立“求是”小学校长于霭辰的聘请,到该校任教。

1929年10月,马头“三小”(“求是”已更名第三小学)中共党支部建立(后改称中共鲁南第一支部),刘之言任书记兼宣传委员,刘谐和任副书记,孙振国为组织委员。

1930年夏,发展了党员刘念喜(刘之言之妹)、宋幼淮、马久功、张慧一(女)、柏文达等十余人。

1931年春,马头“三小”党支部发展了一批农民入党,如郭云舫、朱次彭、刘文漪、赵民三、田英、危益民等人,并建立了褚墩、芦汪子、北哨党支部。

1932年春,马头“三小”党支部改组为中共马头中心区委,下辖徐圈子、房庄、樊埝、唐桥、马头镇党支部(书记徐林,字昆吾)。

1933年7月,在苍山暴动中,刘之言壮烈牺牲。

1938年7月,中共马头镇特别支部成立,朱继箴任书记。随着形势的发展, 1940年3月,中共郯马工作委员会在马头镇成立,崔光润任书记。这时,村党支部迅速发展,马头镇内分东西两个支部,镇外有桑庄、唐桥、黄金殿、高炉、小圩沟、 乔村、高圩子、杨庄、杜港口、樊埝、房庄等15个党支部。

1948年1 0月马头解放,成立中共郯城县委第十一区(马头)分委,李恒昌任书记。

1950年李恒昌调任县公安局长、刘顺启继任书记。

1954年区分委改组为中共马头镇特支委,书记杨兆森,其后是鲁玉莹、童金明。

1958年春中共马头乡委员会成立,同年秋,成立马头公社党委,刘兴武任党委书记至1966年。

1967年~1971年1月成立核心组, 曹森任组长;1971年2月~1975年7月成立马头镇革命委员会, 张志茂任党委书记;1976年~1984年汪效秋任马头公社党委书记;1984年5月~1990年10月张永瑞、徐勤功先后任马头镇党委书记;1990年4月~1991年8月侯顺吉任党委书记;1991年9月~1995年3月刘贵增任党委书记;1995年3月~199 8年11月徐祗乐任党委书记;1998年11月~2001年5月史效宾任党委书记;2001年5月至今,刘洪军任党委书记。

马头镇基层政权

1937年“七·七”事变后,马头镇原“三小”的老同学和苍山暴动失败后隐蔽下来的老党员齐克、徐昆吾、齐展云

等成立“马头镇抗日民族解放促进会”,发动群众进行抗日斗争。继之,“郯城县儿童抗敌后援会”在马头成立,成员有方平、文渊、 蓝会武等。

1938年1月在黄金殿村,将“抗日民族解放促进会”改组为“临郯青年救国团马头镇第七分团” ,同年8月,马头镇抗日义勇队成立,朱继箴任队长。

1939年2月,临郯青年救国团团歌在马头诞生,作词梦孙(后曾任济南市副市长) ,沈淇生谱曲。夏,国民党保安团进驻马头,镇压抗日救亡活动。同年11月,八路军一一五师东进支队解放马头,后由一一五师苏鲁豫支队接防郯马。12月,郯城县民众抗日总动员委员会在马头镇成立,主任高赞非 (胜利街人,后曾任曲阜师范学院院长) 。

1940年1月, 郯城县抗日民主政府在马头镇成立,翟亚任县长,马头士绅邓月楼任秘书。 7月,罗荣桓、赵群到马头检查工作,处理了一些违纪干部。这年一一五师还在马头镇“源兴永”商店(现为马头镇政府所在地,当时大门向西)举办了鲁迅文艺训练班。 12月,马头被日军侵占。

1945年7月16日,马头再次解放,1947年1月6日,国民党74师占领马头。

1948年11月8日,马头镇第三次解放。建政后被划为第十一区,成立区公所,区长任宗宽(桑庄人)。后为门振开。

1954年撤区建镇,镇长汪孝秋。

1958年秋, 成立马头人民公社,实行政社合一,设管理委员会,1962年称马头区。1 968年建立革命委员会。

1971年复称马头公社管理委员会。

1984年政社分开,成立马头镇人民政府至今。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