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密地区的历史沿革

浏览

哈密地名初见于西辽的哈密力,元代又称合迷里、渴密里等。明代作哈密。维吾尔语称“库木勒”,含义来历尚待考证。也有认为哈密一名源自公元前乌孙族王“昆莫”,“昆莫”居住之地则称为“昆莫勒”,意为“像太阳一样的统治者”。

哈密古称昆莫,曾为乌孙王府所在地。公元前60年,哈密内属中央王朝(西汉),归西域都护府管辖,正式纳入祖国版图。东汉时称伊吾卢,置宜乐都尉。三国时魏置宜禾伊吾都尉。北魏置伊吾郡,隋设伊吾郡和柔远镇。唐贞观四年(公元630年)置西伊州(后改为伊州)。唐末归西汉金山国,后转附西州回鹘汉国。

元代称哈密力,隶甘肃行省。元末割据自立,称哈密国。明永乐年间(1406年)设哈密卫。清康熙年间一度被蒙古准格尔部占领,后归附清朝,被封为一等札萨克,编旗设队。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设哈密厅,光绪十年(1884年)升为直隶厅。

民国二年(1913年),改哈密直隶厅为哈密县,改镇西直隶厅为镇西县,隶迪化府。

民国23年(1934年)5月,成立哈密行政区,辖哈密县、镇西县和七角井设治局。

民国24年(1935年)7月置伊吾设治局。

民国32年(1943年)1月,伊吾设治局升格为三等县;8月,哈密县由二等县升为一等县,镇西县为二等县,伊吾由三等降为五等县,七角井仍为设治局。

1950年,设哈密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驻哈密县,辖哈密、镇西、伊吾三县和七角井中心区。

1954年1月4日,镇西县改称巴里坤县;9月30日,巴里坤县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成立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区;撤销七角井中心区,改设七角井镇(乡级镇),归哈密县领导。

1955年,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区改称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

1961年,成立哈密市,由哈密专署领导。

1962年,撤销哈密市,并入哈密县。

1970年12月19日,哈密专区改称哈密地区,地区行署驻哈密县,辖哈密、伊吾两县和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

1971年1月24日,原由自治区直辖的鄯善县划入哈密地区,哈密地区辖3县、1自治县。

1975年1月30日,鄯善县划归吐鲁番地区。

1977年1月6日,国务院决定成立哈密市(县级市)。哈密地区辖1市(哈密)、2县(哈密、伊吾)、1自治县(巴里坤)。

1983年9月9日,哈密县并入哈密市。哈密地区辖1市(哈密)、1县(伊吾)、1自治县(巴里坤)。

2000年,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哈密地区总人口492096人。其中:哈密市 388714人、巴里坤县 85964人、伊吾县 17418人。2001年末总人口为51.14万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