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西安市阎良区的历史沿革

浏览

春秋时,晋在境内设栎邑,秦景公十五年(前562年),秦夺晋地,仍设栎邑。

战国时,秦献公二年(前383),修筑栎阳城(今武屯乡境内),自雍(今凤翔县)迁国都于栎阳。秦孝公十二年(前350年),由栎阳迁都咸阳。秦汉之际,汉王刘邦元年(前206年),项羽三分关中,封章邯为雍王,董翳为翟王,司马欣为塞王,是为三秦,塞王领咸阳以东至黄河地,设都城于栎阳。汉高帝五年(前202年),刘邦暂立国都于栎阳,七年(前200年)迁都于长安。

秦献公十一年(前374年),设立栎阳县,县随都名,为境内最早的县级建置。县治同栎阳都城,辖地约今阎良区和临潼县渭河北一带。秦代,设内史辖京畿各县,栎阳县归内史。

汉高帝十年(前197年),刘邦葬父于栎阳北塬(今荆山塬),称其陵为万年陵,即在栎阳城中设万年县以奉陵寝,与栎阳两县同城共治,辖地约今阎良区西部和临潼县西北部。西汉栎阳、万年属左冯翊。

新莽之年(9年),改万年县为异赤县,改栎阳县为师亭县,更始元年(23年),又恢复两县原名,县治和辖地未变。

东汉建武元年(25年),撤销栎阳县,辖地划归万年县,万年县辖区扩大为今阎良区全境和临潼县渭河北一带,仍隶属左冯翊。

三国魏黄初元年(220年),万年县改属京兆郡,县治、辖地依旧。

南北朝时期,北魏孝文帝太和二十二年(498年),分万年县东南地设鄣县(今交口镇附近)。北魏景明元年(500年),分万年县北部置广阳县(今栎阳镇)。北周明帝二年(558年),撤万年、鄣县,并入广阳县,县治移至旧万年县,在今武屯乡境内。广阳县辖地为今阎良区和临潼县渭河以北西部。南北朝时,万年县属冯翊郡,广阳县属左冯翊。

隋仁寿元年(601年),因避太子杨广名讳,改广阳县为万年县,辖地依旧,隶属京兆郡。

唐武德元年(618年),将万年县改为栎阳县,县治迁至今栎阳镇,同时分县属东部设平陵县。武德二年(619年),改平陵县为粟邑县,县治在今康桥乡粟邑庙附近,辖地约今阎良区。贞观八年(634年),撤粟邑县,并入栎阳县。唐武德年间,栎阳县、平陵县、粟邑县均属雍州,武则天天授二年(691年)改属鸿州。武则天大足元年(701年),鸿州并废,栎阳属华州。五代、宋、金各代,栎阳县隶属京兆府。

蒙古至元四年(1267年),今阎良区辖地随栎阳县并入临潼县。此后,历经元、明、清、民国时期,到建国后至1966年8月建区前,今阎良区辖地均属临潼县。

明万历初,在境内关山镇设抚民厅;清嘉庆元年(1796年),设县丞署;民国2年(1913年),设县佐署;民国8年(1919年),在关山镇设临潼分县,管理临潼县渭河以北各镇事务。

1949年5月5日,今阎良全境解放,境地仍属临潼县管辖,设关山、武屯、康桥、阎良4个行政区。

1950年调整区划,设临潼县第八、九两个区(关山、阎良)。

1956年合作化时期,设1区6乡。

1958年公社化时,设1个大公社9个管理区。

1961年,公社范围划小,境内设立阎良、关山、康桥、武屯、北屯、振兴6个公社。

1964年,撤销阎良公社,成立阎良镇。

1966年6月2日,国务院电复陕西省人民委员会,同意将临潼县所属阎良镇划归西安市领导,成为一个市辖区。6月24日,陕西省人民委员会发出通知:从8月1日起,按新的领导关系和隶属关系开展工作。至此,西安市阎良区成立。

1966年11月26日,陕西省人民委员会批准,阎良区改名为东红区。

1972年4月24日,陕西省革命委员会批准,东红区复名阎良区。

1995年6月16日,省编制委员会批复阎良区行政级别为副厅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