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南市槐荫区的历史沿革

浏览

明代前,自现南大槐树东首向北穿中大槐树东街、经二路,至北大槐树西首,有一土石岗,南高北低,蜿蜒起伏,貌似长龙,岗上植树,抵御风沙。南大槐树一带,人烟兴旺,故名盘龙庄。1573年(明万历元年)前,因庄内多古槐改称大槐树庄。1771年(清乾隆三十六年)前,分为南、北、中三个大槐树庄。

1904年(清光绪三十年),济南开辟商埠后,南、北、中三个大槐树庄逐步成为城市居民区。

1947年,取销南、北、中大槐树庄之称,其中心街道分别改称为南大槐树街、北大槐树街、中大槐树街。解放后,先后派生出南大槐树南街、北街、中大槐树南街、北街,槐村街,槐荫街等街巷

1955年,根据国务院关于“市辖区应改为地名称呼”的指示,将以槐树命名的街巷较多的第六区改为槐荫区。

1956年区划调整,辖区范围:北自津浦铁路,南至山东水泥厂(现济南水泥厂);东起纬五路,西到津浦铁路。

1959年底区划调整为:北自经一路,南至山东水泥厂(现济南水泥厂);东起民权大沟,西到津浦铁路。

1960年区划又调整为:北自津浦铁路,南至山东水泥厂(现济南水泥厂);东起纬五路,西至新河圈村。

1961年5月恢复1956年区划。

1966年8月,槐荫区更名为东风区。

1973年7月,东风区复称槐荫区。

1978年区划调整,辖区范围:北自堤口路、张庄路交叉口,南至刘长山;东起纬五路,西到兴济河。面积12.91平方公里。

1987年区划调整为:北接黄河,南至卧牛山;东起纬五路,西到新河圈村。面积151.48平方公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