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化历史建筑群

浏览

顺化位于越南中部,是越南平治天省(又名承天顺化省)的省会。顺化城修建在香江岸边的狭长平原上,紧靠植物富饶的山峦——玉屏山,风景秀丽,名山胜景遍布省内各地,古代越南人曾有一首《游顺化》,诗云:赴京之道十八曲,山青水绿如画里。作为越南的古都,顺化历史建筑群于1993年,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世界遗产委员会描述:顺化作为统一后越南的首都建于1802年,在阮朝统治下直到1945年。在此期间它不仅是政治中心,同时也是文化和宗教中心。香河蜿蜒流经都城、帝国城、紫禁城以及内城,给这个独特的封建都市平添了许多自然景色。

顺化位于越南中部,是越南平治天省(又名承天顺化省)的省会 历经沧桑的古都

古代顺化曾为中国故地,为汉朝交州(交阯)日南郡辖下的卢容县。2世纪末,林邑(即后来的占婆)兴起,并不断与中国争夺土地,卢容(今顺化)遂成了两国交战的拉锯地带,东晋以后不再为中国所有。14世纪时,顺化为占婆国(占城)的乌州、哩州,占城国王制旻于1306年将此二州作为聘礼献给陈朝,陈英宗将其妹玄珍公主下嫁占城王,得乌州和哩州为聘礼。次年陈朝改为顺州和化州,1405年—1426年,中国明朝占领越南,将顺、化二州合并为顺化府,隶属交趾布政使司,此系顺化正式得名之始。后黎朝将其设为顺化承宣道。

1558年至1945年的400多年间,先后为广南阮氏、西山朝和阮朝等王朝的都城,并在17世纪一度改名富春,曾有京师、京都、神京、长安等雅称。19世纪法国人入侵后,改为“承天省顺化市”。顺化作为京城的历史一直持续到1945年。1945年8月,日本向盟军投降。8月19日,胡志明领导的越盟在河内夺取政权,成立临时革命政府,并电函顺化,要求阮朝末代皇帝保大帝退位。这时,日本大使横山建议保大使用日本的军力,可以轻而易举地歼灭越盟,但是保大不愿意利用外来力量来屠杀越南人,拒绝了横山的建议。8月25日,下诏宣布退位。8月30日,保大在顺化王宫的午门前举行了退位仪式,将象征权力的国玺和宝剑交给越盟代表陈辉料、阮良朋和古辉近,他宣称:“ 愿为独立国之民,不作奴隶帝王 ”,顺化作为首都的历史结束。紧接着,由于法国的卷土重来以及美国的侵入,越南开始陷入30多年的战争深渊,根据1954年《日内瓦协议》,顺化属于南越范围,然而离两越分界线北纬17度线很近,因此顺化饱受战争蹂躏。顺化历史建筑群曾在1885年法国入侵(中法战争)、1947年第一次印度支那战争和1968年越南战争中受到严重破坏。

顺化曾是越南三朝古都,古老皇城里,沉淀着层层叠叠的历史痕迹 层层叠叠的历史痕迹

顺化曾是越南三朝古都,古老皇城里,沉淀着层层叠叠的历史痕迹。葱绿遍布的树色,伴着一江碧水,把整个城市衬托得分外风雅。处处深褐色的老城墙,背景倚靠着一座悠然青山,更给人一份人世安详的感觉。顺化的名胜古迹较多,旅游集群状况较好,著名的有皇城、皇陵、天姥寺塔、玉屏山,还有静心湖、南郊天坛、万年渡口、耀帝寺、慈航寺、灵光寺、祥云寺、保园寺等。

皇城:又名“大内”,是阮氏王朝皇宫,也是越南现存最大且较为完整的古建筑群。1687年奠定雏形,1805年开始修建,历时数十年时间才建成现存规模。其建筑的样式,模仿北京的故宫,总面积6平方公里。皇城系方形,四周亦有护城河,城墙每边长600多米,城门有四,即前午门、后和平门、左显仁门、右彰德门。

皇陵:建在顺化城西10至15公里处,有嘉隆陵、明命陵、绍治陵,嗣德陵、建福陵、同庆陵和启定陵。最为壮观的是嘉隆陵和嗣德陵。每一座皇陵占据一至两个山头,山上面长满了松树。每座陵墓都有几间大厅,陈列着这个皇帝生前常用和喜爱的器皿实物。每个陵区通常还有一个荷花池。嗣德陵的荷花池上还建有一座楼,那是供皇帝探望时休息、沐浴和钓鱼用的。在四处陵寝中,启定王陵(末代皇帝保大王的父亲,阮福昶)是融合西方和东方传统的建筑,最是令人印象深刻。

顺化皇城午门夜景

天姥寺:越南著名古刹,又名灵姥寺,位于顺化西郊,处香江北岸安宁村高坡上。始建于黎朝弘定二年(公元1601年),系阮氏始祖阮淦次子阮潢所造。1665年初次修葺,并于1710年添造重3285斤的大钟。1714年扩建后,拥有天王殿、玉皇殿、大雄宝殿、说法堂、藏经楼、钟鼓楼、十王殿、大悲殿、药师殿等数10座金碧辉煌的建筑。

钱场桥:顺化著名铁桥,位于市中心,飞架香江南北,北岸旧城区和南岸新市区得以相连。桥长400米,6节,上架弧形钢架拱梁,白色,远望如白龙卧波。始建于阮朝成泰九年(公元1897年),1904年毁于台风,重建于1906年。1938年扩建,在桥面主道两侧加建人行道。伫立桥上,眺望得示范两岸顺化景物,美不胜收。若值炎夏,凉风习习,人行桥上,暑气顿消。昔日,桥附近有造钱厂、故以钱场名桥。桥建前,该处原为一渡口,称钱场渡。

香江:是顺化自然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风光富有诗情画意,被誉为“顺化的灵魂”。发源于长山,上游为左泽和右泽,两水汇流后始名香江,由顺安口入海,流向经顺化皇陵地区为自南而北。香江之所以得名,据说是因为上游长满繁密的石菖蒲,清澄的河水中,总是飘着淡淡的幽香。一碧澄澄的清流,浇灌着两岸肥沃的稻田、果园、花圃,把繁华的城市、巍峨的亭台楼阁洗刷得清雅、恬静。香江景色之美,尤在夜中。入夜,万家灯火,满天星斗,映照在碧波之中。玉兔东升,星月皎洁,泛舟江中,一曲曲抒情的顺化民歌和悠扬悦耳的包括宫廷乐曲在内的顺化音乐,伴以不时的古刹钟声,美的享受臻于佳境。香江的秀丽的风光,曾吸引骚人墨客流连忘返,也不知使多少游人为之陶醉和赞美。

钱场桥,顺化著名铁桥,位于市中心,飞架香江南北

御屏山:说起顺化,人们总是要提到一江碧水,一座青山。碧水自然是香江,而青山就是顺化西南青黛藉郁的御屏山。御屏山,顺化名山,与香江同为顺化富有诗情画意的自然景观。通常简称御山。位于市区南4公里处,俨如顺化的屏风。坡缓顶平,临顶东望,可眺大海景色,翘首北向,市容尽收眼底。此山还以松坡秀丽闻名,青松葱郁,松香扑算,松涛阵阵,意趣盎然。松林在抗法战争期间曾遭破坏,现又满山披绿。

顺化,这个古都一直是越南的祖传珍宝、一页页记录着王朝绚灿过往的历史,它诗意般的沉稳闲静与深厚文化底蕴,是今天越南旅游城市里已经难再找到的气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