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哈卡历史中心与阿尔班山考古遗址

浏览

瓦哈卡历史中心与阿尔班山考古遗址位于墨西哥南部的瓦哈卡州,距首都墨西哥城东南约360千米,16世纪殖民地完美的典范之一,1987年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世界遗产委员会描述:在1500多年的历史中,曾先后有多个民族在赫奥尔巴山居住过,他们包括奥尔梅克人、萨巴特克人和米斯泰克人。在阿尔班山考古遗址有许多梯田、水坝、运河、金字塔以及人造山,这些都是在山上开挖修建出来的,是神圣地形学的标志。在阿尔班山考古遗址附近的瓦哈卡市采用的是纵横交错的城市格局,展示了西班牙殖民时期城镇规划的一种范例。城市中的建筑结构非常坚固,说明这是为了适应当地地震多发的情况而设计建造的。

瓦哈卡历史中心与阿尔班山考古遗址位于墨西哥南部的瓦哈卡州 瓦哈卡古城

瓦哈卡古城坐落在特万特佩克地峡之南的南马德雷山麓,海拔约1500米的瓦哈卡山谷中。它建于1526年,当时是西班牙殖民时期环绕印第安古城而建的城市,现为墨西哥瓦哈卡州的首府。

瓦哈卡城面积4.96平方千米,从16世纪到19世纪初曾屡次遭受地震毁坏。整座城市设计合理,布局井然有序,分为172个整齐的街区,每个街区长宽各为84米。城中街道、花园和广场等的布局充分体现了历史古城的风格。为了表明阳光照射的时间,古城的格栅状结构主要依照四个基本点的指向。位于城市心脏地区的佐卡罗广场恰好在贯穿古城的两条河流之间。城内现存1200多座富有印第安和西班牙风格的教堂、寺庙、殿堂民居。其中圣多明各大教堂以建筑华丽和装饰考究而闻名于世。教堂始建于1570年,竣工于1600年。大教堂两座35米高的钟楼是瓦哈卡城最漂亮的建筑之一。1619年,根据教皇保罗五世的谕旨,教堂兼负艺术和理论教学的使命,因而又具有学院性质。从1659年开始动工修建钟楼和装饰教堂穹隆顶。用金叶饰贴祭台,在穹隆顶和周围拱廊上嵌以彩色浮雕和各种图案。教堂现改做人类历史研究院的地区博物馆,珍藏着从蒙特阿尔班7座古墓中出土的大量金银制品和其他文物。瓦哈卡市内另有2座博物馆收藏着西班牙殖民之前的土著人艺术精品。

瓦哈卡古城坐落在特万特佩克地峡之南的南马德雷山麓

阿尔班的城市结构受到特诺奇蒂特兰城的影响,它带来几乎是巨大的建筑和宏大的城市空间。另一方面,瓦哈卡具有小殖民地城镇的风貌。它的建筑也远远地大了很多或许具有重要的防御功能,这只能用地震的威胁来解释。受到良好保护的巴洛克外观和小圆屋顶的教堂是宗教和市民建筑的不朽整体的主要特点。

阿尔班山考古遗址

阿尔班山考古遗址是中美洲印第安人文化古典时期重要遗址,位于墨西哥南部城市瓦尔卡西南10公里的山丘上。

公元前7世纪,古印第安人奥尔梅卡族就在这里建城作为祭祀场所。后来,这里修建了坟墓、金字塔状神殿等宏伟建筑。米斯特克族征服瓦哈卡溪谷后,将这里作为他们的墓地。阿兹特克人又征服了这一地区,一直到公元15世纪末被西班牙人征服。公元5~10世纪它成为米斯特克文化中心,15世纪后衰落

城内现存1200多座富有印第安和西班牙风格的教堂、寺庙、殿堂和民居

发掘整理后的阿尔班考古遗址面积4平方千米,以一座东西长约300米,南北宽200米的长方形广场为中心,这是当年萨巴特克印第安人的圣殿遗址。两座巨大的平台雄踞广场南北,神庙、球场和被认为是天文观象台的20多座平台依坡势而建,错落有序,和谐平衡。这里出土的大量陶制塑像和金银玉石制品及绚丽的壁画反映了全盛时期的萨巴特克文化的高度发达,也体现了蒙特阿尔班作为印第安文明古典期的文化和艺术中心之一的繁荣盛况。考古区内最富特征的遗迹是已发现的100多座古墓,多建于萨巴特克时期。此外,考古区内还发现了印第安前古典期的建筑,如位于广场西端的“舞蹈者庙”,据说建于公元前7世纪—前3世纪,这里出土的浮雕和由点划组成的数字石刻则体现了受前古典期晚期奥尔梅克文化影响的痕迹。

阿尔班山考古遗址是中美洲印第安人文化古典时期重要遗址

瓦哈卡古城和蒙特阿尔班两城的建筑风格迥异。由于受到特奥蒂瓦坎的影响,蒙特阿尔班城市布局恢弘,建筑物大多气势雄伟,几乎超出了人类力所能及的水平。而瓦哈卡古城则是殖民地时代的典型小镇,尽管文化上不可避免地继承了蒙特阿尔班的某些遗产,其建筑也雄伟壮观,甚至在某种意义上具有防御性(为了防范地震的威胁),但它的欧洲色彩更浓,巴洛克式教堂的穹隆顶和外表都饰以彩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