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闻强记

多闻强记,闻:见闻。形容知识丰富,记忆力强。

多闻强记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duō wén qiáng jì
成语简拼
DWQJ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
联合式成语
常用程度
生僻成语
产生年代
古代成语
成语繁体
多聞強記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闻:见闻。形容知识丰富,记忆力强。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指记忆力强

相关成语

近义词

博闻强记

成语接龙

1、多闻强记→记功忘过→过而能改→改步改玉→玉清冰洁→洁身自守→守土有责→责备求全→全军覆灭→灭此朝食→食箪浆壶→壶浆箪食→食藿悬鹑→鹑衣百结→结绳而治→治郭安邦→邦家之光→光车骏马→马鹿异形→形只影单→单孑独立→立身行己→己饥己溺→溺心灭质→质非文是

2、多闻强记→记功忘过→过街老鼠→鼠盗狗窃→窃金不止→止于至善→善文能武→武偃文修→修真养性→性烈如火→火烧眉毛→毛骨竦然→然糠自照→照章办事→事与原违→违强陵弱→弱水之隔→隔岸观火→火上弄冰→冰消冻解→解民倒悬→悬车束马→马空冀北→北宫婴儿→儿女英雄

3、多闻强记→记功忘过→过路财神→神道设教→教无常师→师心自用→用一当十→十雨五风→风烛草露→露胆披诚→诚心实意→意马心猿→猿惊鹤怨→怨天怨地→地棘天荆→荆棘载途→途遥日暮→暮暮朝朝→朝气蓬勃→勃然大怒→怒形于色→色丝虀臼→臼头深目→目挑心悦→悦目赏心

4、多闻强记→记功忘过→过隙白驹→驹齿未落→落荒而逃→逃之夭夭→夭桃襛李→李广难封→封己守残→残章断简→简捷了当→当着不着→着人先鞭→鞭约近里→里丑捧心→心灵性巧→巧作名目→目光如豆→豆萁相煎→煎胶续弦→弦外之音→音容笑貌→貌合形离→离世异俗→俗下文字

5、多闻强记→记功忘过→过眼云烟→烟波浩渺→渺渺茫茫→茫然不解→解甲休兵→兵销革偃→偃革为轩→轩轾不分→分毫不取→取乱侮亡→亡国灭种→种学绩文→文圆质方→方来未艾→艾发衰容→容头过身→身无完肤→肤受之言→言从计听→听天委命→命辞遣意→意料之外→外合里应

成语用法

成语造句

(1)安仁镇中学的系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多闻强记”。

(2)红红不会写成语“多闻强记”的最后一个字。

(3)红红写不出成语“多闻强记”的拼音。

(4)练习本的第三页上面写着“多闻强记”几个大字。

(5)令宾大哥哥给我们讲了“多闻强记”的典故。

(6)原来穆之世居京口,为人多闻强记,能五官并用,不爽一事。

(7)在去温州市教师教育院附属学校的公车上,飞轩大哥哥给孀娅和艾艾讲解了『多闻强记』的典故。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天台韶国师法嗣》:『杭州九曲观音院庆祥禅师,余杭人也,辩才冠众,多闻强记,时天台人推为杰出。』

分字解释

多闻

多闻:[duōwén] 见多识广。博学多闻不是一件坏事。

强记

强记:1、[qiángjì] 高强的记忆力。博闻强记。2、[qiǎngjì] 强迫记忆。

多:duō 1、<形>数量大。《登泰山记》:『石苍黑色,多平方,少圜。』《<论语>十则》:『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2、<副>多多地;大量地。《岳阳楼记》:『迁客骚人,多会于此。』《三峡》:『绝巘多生怪柏。』3、<动>称赞;赞美。《五蠹》:『故传天下而不足多也。』《汉书·霍光传》:『众庶莫不多光。』4、<副>只;仅仅。《论语·子张》:『多见其不知量也。』

闻:wén 1、<动>听见;听到。《木兰诗》:『不闻机杼声,惟闻闻女叹息。』2、<动>听说;得知。《殽之战》:『寡君闻吾子将步师出于敝邑,敢犒从者。』3、<动>报告;上报。《童区寄传》:『愿以闻于官。』4、<名>见闻;知识。《屈原列传》:『博闻强志,明于治乱。』5、<名>名声;名誉。《论语》:『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6、<动>闻名;传扬。《出师表》:『不求闻达于诸侯。』

强:qiáng 1、<形>(弓弩)硬而有力。《赤壁之战》:『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2、<形>泛指强健有力。《劝学》:『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3、<形>强大;强盛。《陈情表》:『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又] <名>强者。《齐桓晋文之事》:『弱固不可以敌强。』4、<动>加强;增强。李斯《谏逐客疏》:『强公室,杜私门。』5、<形>强悍;强横。《周处》:『周处年少时,凶强侠气,为乡里所患。』6、<动>胜过;比……强。苏轼《上神宗皇帝书》:『宣宗收燕、赵,复河、隍,力强于宪、武矣。』[又] 在……方面强;强于。《屈原列传》:『博闻强志。』7、<形>馀;有馀。《木兰诗》:『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qiǎng 1、<动>强迫。《促织》:『少年固强之。』2、<副>强行。《廉颇蔺相如列传》:『秦王度之,终不可强夺。』3、<副>勉强。《黄生借书说》:『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必虑人逼取。』4、<副>竭力;尽力。《触龙说赵太后》:『太后不肯,大臣强谏。』jiàng<形>固执;强硬不屈。《与陈伯之书》:『唯北狄野心,掘强沙塞之间。』[强死] 壮健而死,死于非命。[强宗] 豪门,有权势之家。[强起] 强迫人出来做官。勉强起身。

记:jì 1、<动>记载;记述。《游褒禅山记》:『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2、<动>记忆;记得。《五人墓碑记》:『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3、<名>公告;布告。《冯谖客孟尝君》:『后孟尝君出记,问门下诸客。』4、<名>一种以记叙说明为主的文体。《五人墓碑记》:『哀斯墓之徒有其名也,而为之记。』5、<名>标记;符号。《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仓廒内自有官司封记。』6、<名>胎记;皮肤上生来就有的深色斑痕。《葫芦僧判断葫芦案》:『他眉蚇中原有米粒大的一点胭脂记,从胎里带来的。』[记府] 天子保存史策文书之处。

多:《丑集下·夕字部》《广韵》《正韵》得何切《集韵》《韵会》当何切,□朵平声。《尔雅·释诂》衆[音zhòng]也。《诗·小雅》谋夫孔多。《增韵》不少也。《易·谦卦象传》君子以裒多益寡。《礼·表记》取数多者,仁也。又胜也。《礼·檀弓》曾子曰:多矣乎予出祖者。〈注〉曾子闻子游丧事有进无退之言,以为胜于已之所说出祖也。《史记·高帝纪》臣之业所就,孰与仲多。又刻求也。《左传·僖七年》后之人将求多于汝,汝必不免。又称美也。《前汉·袁盎传》诸公闻之皆多盎。《后汉·冯异传》诸将皆言愿属大树将军,帝以此多之。又战功曰多,见《周礼·夏官·司勲》。又荒俗呼父为阿多。《唐书·德宗纪》正元六年,回纥可汗谢其次相曰:惟仰食于阿多。又姓。汉多军,多卯,宋多岳。又梵语吃栗多,华言贱人。底栗多,华言畜生。又树名。贝多树,出摩伽陀国,长六七丈,冬不凋,见《酉阳亲俎》。又南印建那补罗国北有多罗树,株三十余里,其叶长广,其色光润,诸国书写采用之。见《西域记》。又叶都牢切,音刀。《苏辙·巫山庙诗》归来无恙无以报,山下麦熟可作醪。神君尊贵岂待我,再拜长跪神所多。又《诗·鲁颂》享以騂牺,是飨是宜,降福既多。《正字通》朱传,牺,虚宜虚何二反,宜,牛奇牛多二反,多,章移当何二反。字汇叶音趋,不知诗有二反也。○按朱子意,若从上虚宜切之牺,牛奇切之宜,则当何切之多宜叶章移切,音赀。若从下多字叶,则牺叶虚何切,音呵,宜叶牛多切,音哦。一在支韵止摄,一在歌韵果摄,《字汇》叶逡须切,音趋,错入虞韵遇摄,《正字通》讥《字汇》不知二反,殊不知其错入虞韵,幷[同并]不知一反也。《说文》多,重也,从重夕。夕者,相绎也,故为多。重夕为多,重日为曡。考证:(《礼·坊记》取数多者,仁也。)谨照原书坊记改表记。(《左传·僖七年》后之人必求多于汝。)谨照原文必求改将求。

闻:《未集中·耳字部》《唐韵》《集韵》□无分切,音文。《说文》知闻也。《书·尧典》帝曰:兪,予闻如何。《礼·少仪》闻始见君子者。〈疏〉谓作记之人,不敢自专制其仪,而传闻旧说,故云。又《礼·玉藻》凡於尊者,有献而弗敢以闻。《前汉·武帝纪》举吏民能假贷贫民者以闻。又姓。《正字通》宋咸平进士闻见。明尚书闻渊。又闻人,复姓。《后汉·灵帝纪》太仆沛国闻人袭为太尉。〈注〉姓闻人,名袭,风俗通曰:少正卯,鲁之闻人,其后氏焉。又兽名。《山海经》杳山有兽焉,其状如彘,黄身白头白尾,名曰闻□,见则天下大风。又《广韵》亡运切《集韵》《韵会》《正韵》文运切,□音问。《韵会》声所至也。《诗·小雅》声闻于天。《书·吕□》□发闻惟腥。《释文》闻,音问,又如字。又《广韵》名达。《书·微子之命》尔惟践修厥猷,旧有令闻。《诗·大雅》令闻令望。《朱注》令闻,善誉也。又通作问。《前汉·匡衡传》淑问扬乎疆外。又《韵补》叶无沿切,音近眠。《楚辞·九章》孤臣唫而擦泪兮,放子出而不还。孰能思而不隐兮,昭彭咸之所闻。还音旋。

强:《寅集下·弓字部》《说文徐注》同强。秦刻石文从口。同强。(强)《唐韵》巨良切《集韵》《韵会》《正韵》渠良切,□音强。《玉篇》米中蠹。《尔雅·释虫》蛄□,强□。〈注〉今米榖中小黑虫是也。建平人呼为□子。《扬子·方言》蛄□谓之强□。江东人谓之□。又《尔雅·释虫》强蚚。〈疏〉强,虫名也。一名蚚,好自摩捋者,盖蝇类。〈又〉强丑捋。〈注〉以脚自摩捋。又与强通。《广韵》刚强也,健也。《礼·曲礼》四十曰强而仕。〈疏〉强有二义,一则四十不惑,是智虑强。二则气力强也。《中庸》虽愚必明,虽柔必强。又《集韵》胜也。《礼·中庸注》南方以舒缓为强,北方以刚猛为强。又《广韵》暴也。《史记·田延年传》诛鉏豪强。又算家以有余为强。《古木兰诗》策勳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又岁名。《尔雅·释天》太岁在丁曰强圉。又姓。《左传·庄十六年》刖强鉏。《广韵》后汉有强华奉赤伏符。又《广韵》《集韵》《正韵》□其两切,强上声。《集韵》勉也。《尔雅·释诂》勤也。《礼·中庸》或勉强而行之。又《韵会》矫强。《左传·庄十九年》鬻拳强谏楚子。《荀子·臣道篇》率羣臣百吏,而相与强君曰桥君。〈注〉桥音矫。又劝也。《周礼·地官》正其行,而强之道艺。〈注〉强,犹劝也。《礼·乐记》强而弗抑则易。〈疏〉师但劝强其神识,而不抑之令晓,则受者和易。又姓。《广韵》《前秦录》有将军强求。◎按《后汉》强华,《前秦》强求同姓,《广韵》分二音,不知何据。又《集韵》《韵会》《正韵》□其亮切,强去声。《韵会》木强,不和柔貌。《前汉·周昌传赞》周昌,木强人也。〈注〉言其强质如木石然。又《正韵》自是也,□也。《前汉·陆贾传》乃欲以新造未集之越,屈强於此。〈注〉屈强,不柔服也。《史记》作屈强。又与襁通。《类篇》强,负儿衣。《史记·鲁周公世家》成王少在强葆之中。〈注〉索隐曰:强葆即襁褓。正义曰:强阔八寸,长八尺,用约小儿於背而负行。(强)考证:(《周礼·地官》止其行,而强之道艺。)谨照原文止改正。

记:《酉集上·言字部》《唐韵》《集韵》《韵会》□居吏切,音冀。《说文》疏也。《徐曰》谓一一分别记之也。《博雅》识也。《释名》纪也。《玉篇》录也。《广韵》志也。《书·益稷》挞以记之。〈传〉使记识其过也。《礼·王制》太史典礼执□记。〈注〉国有礼事,则豫执□策,记载所当行之礼仪。《唐书·于志宁传》左有记言之史,右有记事之官。《关尹子·五监篇》昔游再到,记忆宛然。又《博雅》书也。《前汉·萧望之传》待诏郑朋奏记于萧望之。〈注〉记,书也。奏记自朋始。《文心雕龙》后汉始有公府奏记,记之言志,进己志也。又《正字通》文符也。《后汉·钟离意传》少为郡督邮,时部县亭长有受人酒礼者,府下记案考之,意封还记,太守甚贤之。又官名。《后汉·百官志》记室令史,主上表章报书记。又与其通。《字汇补》助语辞。《诗·王风》彼其之子。〈笺〉其或作记。或作己。读声相似。又叶苟起切,音几。《崔琰·述初赋》望高密以亟征,戾衡门而造止。觌游夏之峩峩,听大猷之篇记。一说本作纪,纪与止叶,伪作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