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老之将至

不知老之将至,不知道老年即将来临。形容人专心工作,心怀愉快,忘掉自己的衰老。

不知老之将至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bù zhī lǎo zhī jiāng zhì
成语简拼
BZLZJZ
常用程度
一般成语
成语繁体
不知老之將至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不知道老年即将来临。形容人专心工作,心怀愉快,忘掉自己的衰老。

成语用法

成语示例

直与同志者为群,不知老之将至。●唐·王绩《答刺史杜之松书》

成语造句

(1)本子的封面上写着“不知老之将至”几个大字。

(2)畅畅不会写成语“不知老之将至”的最后一个字。

(3)立彰大哥哥给沁瑜和浠萁讲述了“不知老之将至”的历史典故

(4)洛川县曙光中学的钦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不知老之将至”。

(5)小红写不出成语“不知老之将至”,导致语文测试只得了97分。

(6)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7)孔子一生发奋好学,乐以忘优,不知老之将至。

(8)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9)先生乐观豁达,美意延年,虽已龄,而不知老之将至。

(10)歌舞升平,不知老之将至,大概说的就是眼前这番情境。

(11)直与同志者为群,不知老之将至。见唐·王绩《答刺史杜之松书》。

(12)虽取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

(13)在去世界石油文化公园的车上,银姐姐给菡嫦和嫦曦讲解了『不知老之将至』的历史故事。

(14)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汝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论语·述而》:『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分字解释

不:bú 1、<副>不,表一般否定。2、<副>没有,表存在的否定。《毛遂自荐》:『今日出而从,日中不决,何也?』3、<副>不是,表否定判断。《卖柑者言》:『又何往而不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也哉。』fǒu通『否』。 1、<助>在句末表询问。《廉颇蔺相如列传》:『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2、<副>用在句中表否定。《鸿门宴》:『不者,若属皆为所虏。』《师说》:『或师焉,或不焉。』[不齿] 齿,并列,并排。不与并列,不与同列。表示极度鄙视。[不佞] 1.无口才;不会巧言善说。《论语·公冶长》:『雍也仁而不。』2.无才,自谦之词。《史记·孝文本纪》:『寡人不,不足以称宗庙。』

知:zhī 1、<动>知道;了解。《察今》:『故察己则可以知人。』2、<动>认识;识别。《马说》:『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3、<名>知觉;感觉。《庖丁解牛》:『官知止而神欲行。』4、<动>感到;觉得。《惠崇<春江晚景>》:『春江水暖鸭先知。』5、<动>交好;相亲。《左传·昭公四年》:『公孙明知叔孙于齐。』6、<名>交情。《报任安书》:『绝宾客之知。』7、<名>朋友。鲍照《鲍参军集·咏双燕》:『悲歌辞旧爱,衔泪觅新知。』8、<动>主持。《国语·赵语》:『吾与之共知赵国之政。』zhì通『智』。智慧;聪明。《劝学》:『君子博学而日参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知遇] 得到赏识和重用。

老:lǎo 1、<形>年老;衰老。《涉江》:『年既老而不衰。』[又] <名>年老的日子。《要做则做》:『世人苦被明日累,春去秋来老将至。』2、<动>老死。《五人墓碑记》:『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3、<名>老年人。《论积贮疏》:『罢夫老易子而咬其骨。』4、<名>对辈、长者的称呼。《过小孤山大孤山》:『故得尽见杜老所谓「幸有舟楫迟,得尽所历妙」也。』5、<动>敬重;尊重;敬养。《齐桓晋文之事》:『老吾老,以及人之老。』6、<形>陈旧的;时间久的。《项脊轩志》:『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雨泽下注。』7、<名>老子及其学说的省称。《进学解》:『攘斥佛老。』[老衲] 老和尚。[老拙] 老年人自谦词。

之:zhī 1、<动>到……去。《为学》:『吾欲之南海。』2、<代>指示代词,相当于『这个』、『这』、『这种』等。《廉颇蔺相如列传》:『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3、<代>第三人称代词,相当于『他』、『它』、『它们』、『他们』等。《论积贮疏》:『生之有时而用之无度。』《郑伯克段于鄢》:『爱共叔段,欲立之。』4、<代>指代说话者本人或听话者的对方。《捕蛇者说》:『君将哀而生之乎?』5、<代>第二人称代词,相当于『你』、『您』。《汉书·蒯通传》:『窃闵公之将死,故吊之。』6、<助>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表示修饰、领属的关系,相当于『的』。《邵公谏厉王弭谤》:『防民之口,甚于防川。』7、<助>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一般不必译出。《师说》:『师道之不传也久矣。』8、<助>定语后置的标志。《劝学》:『蚓无爪牙之利。』9、<助>补语的标志。用在中心词(动词、形容词)和补语之间,可译作『得』。《捕蛇者说》:『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10、<助>用宾语前置的标志。《师说》:『句读之不知。』11、<助>用在表示时间的副词后,补足音节,没有实义。《赤壁之战》:『顷之,烟炎张天。』12、<助>用在『前』、『后』、『内』、『外』等词语和它们的修饰语之间,表示对方位、时间、范围等的限制。《教战守策》:『数十年之后,甲兵顿弊。』

将:jiāng 1、<动>搀扶;扶持。《木兰诗》:『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2、<动>带领;携带。《塞翁失马》:『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3、<动>拿;持。《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果品酒馔只顾将来。』4、<动>将就;随顺。《新婚别》:『生女有所归,鸡狗亦得将。』5、<动>想要;打算。《曹刿论战》:『齐师伐我,公将战。』6、<副>将要;就要。《郑伯克段于鄢》:『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7、<介>把;用。《祭妹文》:『可将身后托汝。』8、<连>抑或;还是。《战国策·楚策四》:『先生老悖乎,将以为楚国祆祥乎?』9、<连>假若;如果。《祭妹文》:『今而后吾将再病,教从何处呼汝耶?』10、<连>和;与。李白《月下独酌》:『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11、<助>用于动词后,以助语气。《卖炭翁》:『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12、<连>且;又。表顺承。李华《吊古战场文》:『人或有言,将信将疑。』jiàng 1、<动>统率;率领。《项羽本纪赞》:『三年,遂将五诸侯灭秦。』2、<名>将领;将帅。《廉颇蔺相如列传》:『廉颇者,赵之良将也。』3、<名使动>使……为将军。《史记·孙子吴起列传》:『齐威王欲将孙膑。』qiāng 1、<动>请,愿。李白《将进酒》:『将进酒,杯莫停。』2、通『锵』,见『将将』。[将牢] 把稳;持重。[将] 帮助,促成好事。[将无] 莫不是。[将弁] 旧时武职的通称。[将将] (1)高大庄严的样子。(2)广大的样子。(3)交谈,聚集的样子。(4)通『锵锵』,金、玉撞击的声音。

至:zhì 1、<动>来到;到达。《赵威后问齐使》:『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2、<形>达到顶点。《订鬼》:『二者用精至矣。』3、<形>周到。《送东阳马生序》:『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4、<副>极;最。《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5、<连>至于。《原君》:『至桀、纣之暴,犹谓汤、武不当诛之。』[至如] 至于,用于举例或表示别提一事。[至于] (1)达到。(2)达到……的结局。(3)连词,表示别提一事。

不:《子集上》《一字部》《韵会》《正韵》□逋没切,补入声。不然也,不可也,未也。《礼·曾子问》葬引至于堩,日有食之,则有变乎,且不乎。又《周礼·夏官》服不氏,掌养猛兽而敎扰之。〈注〉服不服之兽者。又《广韵》《韵会》□分物切。与弗同。今吴音皆然。又《韵会》俯九切,音缶。与可否之否通。《说文》鸟飞上翔,不下来也。从一,一犹天也。象形。又《玉篇》甫负切《广韵》甫救切,□缶去声。义同。又《广韵》甫鸠切《集韵》《韵会》《正韵》方鸠切,□音浮。夫不,□也。亦作鳺鴀。《尔雅·释鸟》□其鳺鴀。《郉疏》陆玑云:今小鸠也。一名□鸠,幽州人或谓鷱鴡,梁宋间谓之隹,扬州人亦然。又未定之辞也。《陶潜诗》未知从今去,当复如此不。又姓。《晋书》汲郡人不准。◎按《正字通》云:不姓之不,转注古音,音彪。又《正韵》芳无切。与柎通。花萼跗也。《诗·小雅》鄂不韡韡。《郑笺》承华者,鄂也。不当作柎。郑樵曰:不象萼蔕形。与旉通。《陆玑诗疏》柎作跗。《束皙·补亡诗》白华绦趺。《唐诗》红萼青趺皆因之。又华不注,山名,在济南城东北。《左传·成二年》晋却克战于鞌,齐师败绩。逐之,三周华不注。《伏琛齐记》引挚虞畿服经,不,与诗鄂不之不同。李白诗:兹山何峻秀,彩翠如芙蓉。盖因华跗而比拟之。胡传读不如卜,非。又《古诗·日出东南隅行》使君谢罗敷,还可共载不。罗敷前致辞,使君亦何愚。使君自有妇,罗敷自有夫。〇按愚当读若吾,疑模切,与敷不夫叶。敷不夫本同模韵,《正字通》不改音符,叶夫愚,非是。又与丕同。《书·大诰》尔丕克远省。马融作不。《秦·诅楚文》不显大神巫咸。《秦·和钟铭》不显皇祖。□与诗周颂不显不承同。不显不承,犹书云丕显丕承也。又《韵补》叶补美切,音彼。《荀子·赋篇》□然易知,而致有理者与。君子所敬,而小人所不者与。所不谓小人所鄙也。《正字通》不字在入声者,方音各殊,或读逋入声,或读杯入声。司马光切韵图定为逋骨切,今北方读如帮铺切,虽入声转平,其义则一也。考证:(《礼·曾子问》葬引至于堩,日日有食之,)谨照原文省下日字。(《荀子·赋论篇》)谨照原书省论字。(〈注〉谓小人所鄙也。)谨按原文无此注,改为所不谓小人所鄙也。

知:《午集中》《矢字部》《唐韵》陟离切《集韵》《韵会》珍离切《正韵》珍而切,□智平声。《说文》词也。从口从矢。《徐曰》知理之速,如矢之疾也。又《玉篇》识也,觉也。《增韵》喻也。《易·系辞》百姓日用而不知。《书·臯陶谟》知人则哲,能官人。又汉有见知法。《史记·酷吏传》赵禹与张汤论定诸律令,作见知法。〈注〉吏见知不举劾为故纵。又相交曰知。《左传·昭四年》公孙明知叔孙于齐。〈注〉相亲知也。又《昭二十八年》魏子曰:昔叔向适郑,鬷蔑一言而善,执手遂如故知。《楚辞·九歌》乐莫乐兮新相知。又《尔雅·释诂》匹也。《诗·桧风》乐子之无知。〈注〉匹也。又《广韵》欲也。《礼·乐记》好恶无节於内,知诱於外。又犹记忆也。《论语》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又犹主也。《易·系辞》乾知大始。《左传·襄二十六年》公孙挥曰:子产其将知政矣。《魏了翁·读书亲抄》后世官制上知字始此。又《扬子·方言》愈也。南楚病愈者,或谓之知。《黄帝素问》二刺则知。〈注〉上古以小便利腹中和为知。又药名。《日华志》预知子,取缀衣领上,遇有蛊毒,则闻其有声。又地名。《左传·昭二十七年》公徒败于且知。又《集韵》《韵会》知义切。《正韵》知意切。□与智同。《易·临卦》知临大君之宜。《荀子·修身篇》是是非非谓之知。又姓。《左传》晋有知季,即荀首也。别食知邑,又为知氏。又《諡法》官人应实曰知。

老:《未集中》《老字部》《广韵》卢皓切《集韵》《韵会》《正韵》鲁皓切,□音栳。《说文》考也。七十曰老。从人毛匕,言须发变白也。《礼·曲礼》七十曰老而传。《公羊传·宣十一年》使帅一二耋老而绥焉。〈注〉六十称耋,七十称老。又《诗·郑风》与子偕老。〈疏〉没身不衰也。《礼·祭义》贵老。为其近于亲也。又《周礼·地官·乡老注》老,尊称也。又《仪礼·聘礼》授老币。〈注〉老賔之臣。〈疏〉大夫家臣称老。又《礼·曲礼》国君不名卿老。〈注〉卿老亦卿也。又《礼·王制》天子之老。〈注〉老谓上公。又《礼·礼运》三老在学。〈注〉乞言,则受之三老。《左传·昭三年》三老冻馁。〈注〉三老,谓上寿、中寿、下寿,皆八十已上。又《左传·隐三年》桓公立,乃老。〈注〉老,致仕也。又《列子·天瑞篇》老,耄也。又姓。《广韵》宋有老佐。又《韵补》叶朗口切。《释名》老,朽也。《史记·律书》酉者,万物之老也。又《韵补》叶满补切,姥当以此得声。《班固·西都赋》若臣者,徒观迹於旧墟,闻之乎故老。十分未得其一端,故不能徧举也。

之:《子集上》《丿字部》《唐韵》《正韵》止而切《集韵》《韵会》真而切,□音枝。《说文》出也,象草过屮枝茎益大有所之。一者,地也。《玉篇》是也,适也,往也。《礼·檀弓》延陵季子曰:若□气,则无不之也。又於也。《礼·大学》之其所亲爱而辟焉。〈注〉之,适也。《朱传》犹於也。又语助辞。《书·金縢》礼亦宜之。《礼·文王世子》秋冬亦如之。《正字通》凡之字,或句中,或语尾,或层出。如毛诗我之怀矣,共武之服,及女曰鸡鸣章知子之来之,六句九之字,常华章左之左之,六句八之字,可以例推。又此也。《诗·周南》之子于归。〈注〉之子,是子也。又变也。《易传》辞也者,各指其所之。《孙奕示儿编》之字训变,左传,遇观之否。言观变为否也。又至也。《诗·鄘风》之死矢靡他。又遗也。《扬子·法言》或问孔子,知其道之不用也。则载而恶乎之。曰:之后世君子。〈注〉言行道者贵乎及身,乃载以遗后世。又姓。出《姓苑》。又《郝敬读书通》凡言之者,物有所指,事有所属,地有所往,连属之辞也。通作旃。《诗·唐风》舍旃舍旃。又《魏风》上慎旃哉。□与之同。通作至。往彼曰之,到此曰至,音义互通。又《韵补》叶职流切,音周。《楚辞·九章》吕望屠於朝歌兮,甯戚歌而饭牛。不逢尧舜与桓缪兮,世孰云而知之。叶上牛下求。《周伯琦曰》古人因物制字。如之本芝草,乎本吁气,焉本鸢,后人借为助语,助语之用既多,反为所夺,又制字以别之,乃有芝字吁字鸢字。考证:(《礼·文王世子》冬亦如之。)谨照原文改秋冬亦如之。

将:《寅集上》《寸字部》《广韵》即良切《集韵》《韵会》《正韵》资良切,□音浆。《说文》本将帅字。一曰有渐之辞。《苏林曰》将,甫始之辞。《易·系辞》是以君子将有为也,将有行也。又《公羊传·庄三十二年》君亲无将,将而诛焉。《师古注》将有其意也。又抑然之辞。《楚辞·卜居》宁诛锄草茆以力耕乎,将游大人以成名乎。又且也。《诗·小雅》将安将乐。又《广韵》养也。《诗·小雅》不遑将父。又助也。《史记·司马相如传》补过将美。又送也。《诗·召南》百两将之。《邶风》之子于归,远于将之。又大也。《诗·小雅》亦孔之将。《商颂》我受命溥将。又承也,奉也,行也。《诗·商颂》汤孙之将。《书·胤征》今予以尔有衆[音zhòng],奉将天罚。〈注〉将,行也。又《增韵》赉也,持也,与偕也。《正韵》扶持也。《诗·小雅》无将大车。《左传·庄二十一年》郑伯将王,自圉门入。又进也。《诗·周颂》日就月将。又从也,随也。《前汉·郊祀歌》九夷賔将。又《诗·小雅》鲜我方将。〈注〉壮也。又《楚辞·九辩》恐余寿之弗将。〈注〉长也。又《诗·大雅》在渭之将。〈注〉侧也。又去也。《荀子·赋论篇》时几将矣。〈注〉言时事已去,不可复也。又姓。后赵常山太守将容。又干将,古刃工。《张揖曰》韩王刃师名,今名刃曰干将。又《集韵》《正韵》千羊切《韵会》七羊切,□音锵。请也,几愿辞也。《诗·卫风》将子无怒。《小雅》将伯助予。又声也。《诗·郑风》佩玉将将。又严正貌。《诗·大雅》应门将将。又集也。《诗·周颂》磬筦将将。又《唐韵》即谅切《韵会》《正韵》子谅切,□音酱。《广韵》将帅也。《增韵》将之也。《礼·记注》方氏曰:才足以将物而胜之之谓将,智足以帅物而先之之谓帅。又叶即两切,音奖。《诗·大雅》天不我将。叶下往。

至:《未集下》《至字部》《唐韵》《集韵》《韵会》脂利切《正韵》支义切,□音挚。《说文》飞鸟从高下至地也。从一,一犹地也。象形。不上去而至下来也。《玉篇》来也。《诗·小雅》如川之方至,以莫不增。《礼·乐记》物至知知,然后好恶形焉。〈注〉至,来也。又《玉篇》达也,由此达彼也。《书·无逸》自朝至于日中昃。《诗·小雅》我征徂西,至于艽野。又极也。《易·坤卦》至哉坤元。〈注〉至谓至极也。又《系辞》易其至矣乎。《庄子·逍遥游》故曰:至人无己。〈注〉至极之人。又善也。《礼·坊记》以此坊民妇犹有不至者。《周礼·冬官考工记》弓人覆之而角至。〈注〉至,犹善也。又大也。又《易·复卦》先王以至日闭关,商旅不行,后不省方。〈注〉冬至,阴之复也。夏至,阳之复也。《正字通》夏至曰日长至,是日书漏刻五十九,夜四十一,先此漏刻尚五十八。日之长于是而极,故曰日长至,至取极至之义。吕览十二纪:仲夏月,日长至是也。冬至亦曰日长至,是日书漏刻四十一,夜五十九,过此书漏即四十二刻。日之长,於是而始,故亦曰日长至。至取来至之义。礼郊特牲曰:郊之祭,迎长日之至是也。然吕览於仲冬则又曰日短至。黄震曰:世俗多误冬至为长至,不知乃短至也。据此说,短至宜为冬至,亦谓之日长至者,阳之始长也,扶阳抑阴之义也。又至掌,虫名。《尔雅·释虫》蛭蝚至掌。《亢仓子·臣道篇》至人忘情。又《集韵》《韵会》□徒结切,音咥。单至,轻发貌。《列子·力命篇》墨杘单至。又《韵补》叶职日切,音窒。《诗·豳风》鹳鸣于垤,妇叹于室。洒埽穹窒,我征聿至。又叶章移切,音支。《梁武帝拟古诗》日期久不归,乡国旷音辉。音辉空结迟,半寝觉如至。叶上期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