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淹才尽

江淹才尽,南朝梁江淹,少有文名,世称江郎。晚年诗文无佳句,时人谓之才尽。后来常用于比喻才思衰退。

江淹才尽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jiāng yān cái jìn
成语注音
ㄐㄧㄤ ㄧㄢ ㄘㄞˊ ㄐㄧㄣˋ
成语简拼
JYCJ
感情色彩
贬义成语
成语结构
主谓式成语
常用程度
一般成语
产生年代
古代成语
成语繁体
江淹才儘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南朝梁江淹,少有文名,世称江郎。晚年诗文无佳句,时人谓之才尽。后来常用于比喻才思衰退。

成语用法

作定语、宾语;用于书面语

相关成语

近义词

[同]江郎才尽、江郎才掩、黔驴技穷、江淹梦笔

反义词

一挥而就

成语用法

成语示例

(1)《警世通言·卷三·王安石三难苏学士》:『此老下笔数千言,不由思索。三年後,也就不同了。正是江淹才尽,两句诗不曾终韵。』

(2)南朝梁·锺嵘《诗品·卷中·齐光禄江淹》:『淹探怀中,得五色笔以授之。尔後为诗,不复成语,故世传江淹才尽。』(源)

(3)今世之惟务作诗,而不喜涉学,逮世故日胶,性灵日退,遂皆有江淹才尽之消矣。▼清·洪亮吉《北江诗话》第三卷

(4)…下笔数千言,不由思索。三年后也就不同了。正是江淹才尽,两句诗不曾终韵。』念了一遍,『呀,原来连这两句…——明·冯梦龙《警世通言》

成语造句

(1)本子的封面上写着“江淹才尽”几个大字。

(2)邴阿姨给豆豆和他的同学讲述了“江淹才尽”的故事。

(3)畅畅不会写成语“江淹才尽”的最后一个字。

(4)大勇写不出成语“江淹才尽”,导致语文测试只得了97分。

(5)海宁学校的悟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江淹才尽”。

(6)今世之惟务作诗,而不喜涉学,逮世故日胶,性灵日退,遂皆有江淹才尽之消矣。见清·洪亮吉《北江诗话》第三卷。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南朝·梁·钟嵘《诗品》:『尔后为诗,不复成语,故世传「江淹才尽」。』

成语故事

南朝梁时期,文学家江淹年轻时刻苦读书,文思敏捷,作品深得众人喜爱。官至光禄大夫后文章大不如以前,诗也平淡无奇。原来他去宣城游玩时,在冶亭梦中见到郭璞,郭璞向他讨还五色笔,从此就文思枯竭,才能丧尽

分字解释

江:jiāng 1、<名>长江的专称。《公输》:『江汉之鱼鳖鼋鼍为天下富。』[又] <名>江面。《群英会将干中计》:『早见东吴船只,蔽江而来。』2、<名>泛指江河;河流。《劝学》:『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江表] 长江以外,指江南地区。[江东] 长江下游地区。[江介] 江畔;沿江一带。[江左] 长江下游的南岸地区;江东。

淹:yān 1、<动>浸渍。《楚辞·九叹》:『淹芳芷于腐井兮。』2、<动>久留;停留。《涉江》:『船容与而不进兮,淹回水而凝滞。』《殽之战》:『敝邑为从者之淹,居则具一日之积,行则备一夕之卫。』3、<形>深入。《新唐书·王义方传》:『淹究经术。』[淹华] 形容仪表温文尔雅。[淹通] 深彻明达。

才:cái 1、<名>才能。《与吴质书》:『其才学足著书,美志不遂,良可痛。』[又] <名意动>以……为才;认为……有才。《促织》:『有华阴令欲媚上官,以一头进,试使斗面才。』2、<名>有才能的人。《六国论》:『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3、<副>刚刚;仅仅。《桃花源记》:『初极狭,才通人。』4、能『裁』。裁夺。《战国策·赵策一》:『今有城市之邑七十,愿拜内之于王,惟王才之。』5、通『财』。金仁杰《追韩信》三折:『恶了秦民,更掳掠民才。』[才笔] 文才。《魏书·裴延儁传》:『涉猎坟史,颇有才。』[才力] 1.财力。鲍照《芜城赋》:『孳货盐田,铲利铜山,才雄富,士马精妍。』2.才智与能力。《晋书·长沙王又传》:『又身长七尺五寸,开朗果断,才绝人,虑心下士。』[才略] 才干与谋略,也作『材略』。《汉书·杜周传》:『窍见朱博忠信勇猛,才不世出,诚国家雄俊之宝臣也。』[才情] 才思;才华。司空图《力疾山下吴村看杏花》诗之五:『才百巧斗风光,却关雕花刻叶忙。』[才人] 1.有才能的人。王融《报范通直》:『三楚多秀士,江上复才。』2.宫中女官员,多为妃嫔的称号。杜甫《哀江头》:『辇前才带弓箭,白马嚼啮黄金勒。』3.宋元称编撰杂剧话本的作者或说话艺人为才人。[才子] 古指德才兼备的人。《左传·文公十八年》:『昔高阳氏有才八人……齐圣广渊,明允笃诚,天下之民谓之八恺。』[才子佳人] 称有才貌的男女。

尽:jìn 1、<动>完;完尽;完了。《赤壁赋》:『肴核既尽,杯盘狼藉。』2、<动>全部用出。《寡人之于国也》:『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又] 〈动使动〉使……完尽;竭尽;用尽。《黔之驴》:『断其喉,尽其肉。』《谏太宗十思疏》:『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3、<动>完结;消亡。《捕蛇者说》:『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促织》:『转侧床头,惟思自尽。』4、<名>尽头。《赤壁之战》:『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5、<动>达到顶点;穷极。《张衡传》:『妙尽璇机之正。』6、<副>全部;全都。《滕王阁序》:『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7、<副>极端;最。《论语·八佾》:『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8、<动>同『进』,进行。《邵公谏厉王弭谤》:『近臣尽规。』jǐn 1、<动>尽量;尽可能。《礼记·曲礼》:『虚坐尽后,食坐尽后。』2、<副>任凭;任随。武衍《宫词》:『惟有落红不禁,尽教飞舞出宫墙。』

江:《巳集上·水字部》《唐韵》《集韵》《韵会》□古双切,音杠。水名。《风俗通·山泽篇》江者,贡也。出珍物,可贡献也。《释名》江,共也。小江流入其中,所公共也。《说文》水出蜀湔氏徼外岷山,入海。《书·禹贡》岷山导江。《家语》夫江始於岷山,其源可以滥觞。及其至江津也,不舫舟,不避风雨,不可以涉。又《书·禹贡》三江既入。《韦昭国语注》吴松江,钱塘江,浦阳江。《郭璞·山海经注》岷山,大江水所出。崃山,南江水所出。崌山,北江水所出。南江,北江,皆东流注於大江。《庾阐·扬都赋注》松江,东北行七十里得三江口,东北入海为娄江,东南入海为东江,幷[同并]松江为三。《前汉·地理志注》三江,谓北江、中江、南江。又九江,在荆州。《书·禹贡》九江孔殷。《正义》江以南,水无大小,俗人皆呼为江。又州名。春秋时为吴楚地,秦为九江郡,晋为浔阳郡,即古江州。《地理通释》汉九江郡,本在江北,而今所谓江州者,实武昌郡之柴桑县。后以江北之浔阳幷[同并]柴桑而立郡,又自江北徙治江南,以故江南得有浔阳之名。后又因浔阳而攺为江州,实非古江州地也。又姓。本伯益之后,爵封于江,后以国为氏。又星名。《史记·天官书》天潢旁江星。江星动,人涉水。又帝江,神鸟。出天山,识歌舞。见《山海经》。又《韵补》叶古红切,音公。《楚辞·九章》将运舟而下浮兮,上洞庭而下江。去终古之所居兮,今逍遥而来东。今滇语呼江为公。又名江鱼为公鱼。

淹:《巳集上·水字部》《唐韵》英廉切《集韵》《韵会》衣廉切《正韵》衣炎切,□音腌。水名。《说文》水出越巂徼外,东入若水。又渍也。《礼·儒行》淹之以乐好。又《尔雅·释诂》淹留,久也。《左传·僖三十三年》吾子淹久於敝邑。通作奄。《前汉·郊祀歌》神奄留。又《扬子·方言》淹,败也。水敝为淹。又《集韵》衣检切,音掩。水涯也。一曰缫丝出绪也。《礼·祭义》夫人缫三盆手。〈注〉三盆手者,三淹也。又《广韵》於刃切,音俺。又《集韵》於赡切,音□。义□同。又没也。又《集韵》忆笈切,音裛。亦渍也。考证:(《礼·儒行》淹之以好乐。)谨照原文好乐改乐好。(又通作奄。《前汉·郊祀歌》神淹留。)谨照原文淹留改奄留。

才:《卯集中·手字部》《唐韵》昨哉切《集韵》《韵会》《正韵》墙来切,□音裁。《说文》草木之初也。从丨,上贯一,将生枝叶。一,地也。《徐曰》上一,初生岐枝。下一,地也。《六书正伪》才,木质也。在地为木,既伐为才,象其枝根斩伐之余。从木省。别作材,非。又天地人为三才。《易·系辞》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才而两之,故六。一曰能也。《礼·文王世子》必取贤敛才焉。《论语》才难,不其然乎。《前汉·武帝纪》其令州县举茂才异等。《唐书·百官志》择人以四才。《邵尧夫曰》临大事然后见才之难。才者,天之良质也,学者所以成其才也。又质也,力也。《诗·鲁颂》思无期,思马斯才。〈传〉多材也。《孟子》非天之降才尔殊也。《近思录》性出於天,才出於气,气清则才清,气浊则才浊。又姓。明尙书才宽。又《集韵》通作材。《说文》材,水挺也。从木,才声。《徐曰》木劲直可用,故曰入山抡可为材者。人之有才,义出於此。又《正韵》与才通。古用才为才始字。《晋书·谢混传》才小冨贵,便豫人家事。又与裁通。《战国策》惟王才之。又与财通。《前汉·扬雄传》财足以奉宗庙。又《集韵》将来切,与哉同。亦始也。《尔雅·释诂疏》哉,古文作才。以声近,借为哉始之哉。又作代切,音再。义同。又叶即由切,音遒。《焦氏·易林》季子多才,使我不忧。

尽:《寅集上·尸字部》《正字通》俗尽字,详皿部尽字注。(尽)《唐韵》《正韵》慈忍切《集韵》《韵会》在忍切,□秦上声。《说文》器中空也。《小尔雅》止也。《玉篇》终也。《广韵》竭也。《集韵》悉也。《易·系辞》书不尽言,言不尽意。《左传·哀元年》去恶莫如尽。《谷梁传·定十年》孔子正阶而上,不尽一等。《礼·曲礼》君子不尽人之欢。《中庸》天地之道,可一言而尽也。《史记·礼书》明者,礼之尽也。《荀子·正名篇》欲虽不可尽,可以近尽也。〈注〉适可而止也。又《韩鄂岁华纪丽》大酺小尽。〈注〉月三十日为大尽,二十九日为小尽。又姓。见《万姓统谱》。又《唐韵》《正韵》即忍切《集韵》《韵会》子忍切,□津上声。《类篇》极也。《正韵》尽之也。《书·康诰》往尽乃心。《诗·小雅》孔惠孔时,维其尽之。《左传·闵二年》晋侯使太子申生伐东山皋落氏,曰:尽敌而反。《礼·乐记》殷周之□尽矣。又《韵会》皆也。《左传·昭二年》韩宣子曰:周礼尽在鲁矣。又《类篇》任也。《增韵》纵令也。《左传·文十四年》公子商人,尽其家贷於公。《礼·曲礼》虚坐尽后,食坐尽前。俗作尽。又尽尽,极视尽物之貌。《荀子·非十二子篇》学者之嵬尽尽然,盱盱然。又《韵会》徐刃切《正韵》齐进切,□秦去声。亦竭也。《周语》齐国佐其语尽。〈注〉尽其心意,善恶褒贬,无所讳也。《世说新语》可以累心处都尽。〈注〉尽,犹空也。